
姓名多萝西·L·塞耶斯 也被译作:桃乐丝·赛儿丝、谢逸诗(Dorothy L. Sayers)全名:Dorothy Leigh Sayers (1893 - 1957)以其笔下的业余神探,彼得·温西爵爷(Lord Peter Wimsey)而闻名于世。她为这位推理史风格独特的贵族侦探共写下了11部长篇小说和4部短篇故事集(共21个短篇故事),其推理著作在欧美至今读者众多,再版不绝,温西爵爷在推理小说爱好者眼中更是成为地位并不亚于福尔摩斯的侦探偶像。
生平Sayers于1893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这个大学之城,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区的牧师。她自小便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分,很小的年纪就已学习了拉丁语和法语,后来更是成为第一批获得学位的女性中的一位,而且还是硕士学位。
此后她曾当过教师和广告公司的撰稿人,而后者的经历也使她在日后写下了名作《杀人也得打广告》(Murder Must Advertise)。
1922年,Sayers与一名叫作Bill White的汽车销售员相识并坠入爱河,不久后她发现自己怀了身孕,然而Bill White并无固定职业,当得知Sayers怀孕后便弃她而去。
为了不让年过七旬的父母知道自己未婚先孕,Sayers选择了躲避家庭和朋友。1924年初她的儿子John出生,她将孩子交给自己的表兄Ivy Shrimpton抚养,但只告诉他这是一个朋友的孩子。两年后Sayers与记者Atherton Fleming结婚,并最终又重新认养了自己的儿子,但其中的隐情直到多年以后才为大众所知。
而Sayers本人则在孩子出生前的1923年推出了她的第一部推理小说《谁的尸体?》(Whose Body?),作品甫一开篇,Lord Peter便以一声“该死”(`Damn!`)登场,由此开始了此后十部吸引读者的推理系列。Lord Peter起初还只是个玩世不恭的富家少爷,但随着一部部作品的发展,他逐渐成了无所不能的人,其中多多少少描绘出了Sayers心目中理想人物的化身。
1930年,她于Lord Peter的第五部系列小说《烈性毒药》(Strong Poison)中推出了女侦探小说家哈略特·凡(Harriet Vane),随后女作家又在多部小说中与Lord Peter演对手戏,终于在1935年出版的《俗丽之夜》(Gaudy Night)中“有情人终成眷属”,而Sayers在两年后发表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巴士司机的蜜月》(Busman`s Honeymoon,由同名剧本改编)之后,便宣告了Lord Peter侦探生涯的结束。
除了Lord Peter,Sayers笔下还描绘了另一个业余侦探,酒品销售员蒙太格·艾格(MontagueEgg),但均为短篇,共有11篇关于他的故事。
Sayers于1940年后停止写作推理小说,转而从事文学与神学的研究,整理并翻译了但丁的著作,还着有多部戏剧,可谓硕果颇丰。
此外,Sayers还是始建于1928年的英国侦探俱乐部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着手起草过俱乐部的入会誓言,在推理史上亦颇有影响,她自1949年起荣任俱乐部的名誉主席,直至去世。
作品相关在推理小说史上,桃乐丝·赛儿丝(Dorothy LSayers)是一个伟大的名字。她的风格无人能模仿;她的作品无人能取代。她创造了永垂不朽的业余神探彼特·温西爵爷(Lord Peter Wimsey),也撰写多部精彩绝伦的推理文学评论。她的小说,绝大部份都在推理史上的黄金时期(1920-1940)内完成,因此堪称是最具备古典时期特色的代表杰作。
打破性别藩篱的牛津高材生
1893年,赛儿丝出生于她锺爱一生的牛津,父亲是当地的教区牧师。自小,赛儿丝就展现不凡的才智,7岁学拉丁文,而后再习法文。进入大学后,她依旧光芒四射,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牛津。在当时保守的传统下,女性只能前往女子学校就读;因此,赛儿丝是第一批突破性别限制的时代先驱、也是取得牛津学位的少数女性高材生之一。
雅俗共赏的推理文学作品
1920年,赛儿丝更上一层楼,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同时间,她还在多所学院任教。1922年起,她在伦敦的班森广告顾问公司任职长达7年,文案功力是业界公认的翘楚。期间,她的首部温西爵爷探案作品《Whose Body?》(1923)问世,甫发行立刻一炮而红,从此奠定大师级的地位。对于赛儿丝的侦探小说,评论家们的看法是泾渭分明:有的认为其著作是质感极佳的高格调文学;有的却指出她的小说一昧埋首于大英帝国俗不可耐的绅士气派,由此反应出赛儿丝对上流阶级的热中与溺爱。然而,管他评论家如何吵得天翻地覆,一大票读者可爱死她的小说;甚至,在众多近代崛起的英籍推理作家心目中,赛儿丝的1934年作品《The Nine Tailors》,被公认是30年代高居榜首的推理巨作。
场景描绘细腻,人物呈现鲜明
赛儿丝的文笔甚佳,她对故事中场景的描绘,总是巨细靡遗、栩栩如生,让读者深刻地感觉彷佛置身其中;此外,赛儿丝描写人物也是一绝,她创造的角色个性鲜明活泼,连配角的戏份都各有所长,例如包打听功夫一流的老处女科琳森小姐、耿直的苏格兰警探帕克、神经兮兮的丹佛公爵,以及温西身边忠心无二志的侍仆包特。这群配角以温西爵爷为中心称职地围绕在他周遭,一次又一次架构起教人拍案叫绝的精彩情节。时至今日,赛儿丝的推理小说未曾被后起之浪淹没,反而是大受年轻读者的青睐;她塑造的杜撰角色、编写的严谨布局,以及所引发讨论的善恶道德议题,皆是现代推理迷关注的话题。
引入真实情境,历久不衰的经典
赛儿丝对推理文坛的贡献,即是将推理小说从"纯粹解谜过关"的泥淖中拉拔出来,并提升跻身到现代主流小说之林。在她的改革下,20世纪的推理文学有了真实的血肉面貌,而不再只是虚无飘渺的抽象命案。1940年之后,赛儿丝停笔创作推理小说,也许在她自己的想法中,她已经完成了历史的使命!此后,赛儿丝转写儿童书和宗教剧,并且为BBC完成多出广播剧。1957年死后至今,赛儿丝的推理作品一直是后人所崇敬的最高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