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病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风疹病毒

rubella virus

属节肢介体病毒中的披盖病毒(Togavirus)群,为风疹的病原病毒。由T.H.Weller与F.A.Neva(1962)及P.D.Parkman等(1962)自风疹患者的咽部洗涤液中分离到的。病毒粒子具多形性,50—85纳米,有包被。粒子中含有分子量为2.6—4.0×106的RNA(感染性核酸)。乙醚和0.1%的脱氧胆酸盐可使其钝化,在热中亦弱化。在兔或猪等动物的肾细胞中、或BSC-1、RK-13、BHK-21等细胞株中可增殖。由于这些细胞中一般不出现细胞变性(RK-13和BHK-21可以看到细胞变性),是否能够增殖,主要利用它干扰肠变胞病毒等的增值的性质来判断。通过患者鼻咽分泌物的飞沫直接传染,经14—21天潜伏期后,后头部、耳后部、颈部等处的淋巴节肿大,发热,并且1—2日后,颜面和头部即可出现风疹,并顺次扩大到颈部、躯干部和四肢,约经3日消退。如妊娠初期罹患风疹,胎儿常发生白内障、小眼球症、重听、心脏病和小头症等先天性异常。人是病毒唯一自然宿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