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佛寺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卧佛寺塔位于新郑市区西部双洎河(古洧水)东岸的高台地上。这里原是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大臣子产祠的遗址。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创建寺院,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年)建兴福院。后毁于战乱。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修建寺院,因筑室时得一铜卧佛像,故名该寺为卧佛寺。以后数十年间,相继扩建大殿、伽蓝殿、天王殿、如来殿、卧佛殿、园通殿、钟楼、云堂、佛场、僧房等。明成化元年(1465年)在佛寺前建佛塔,名叫卧佛寺塔。是时,这里殿宇栉比,佛塔高耸,碑碣林立,松柏苍郁。后由于战乱,寺院毁,仅存高塔。

卧佛寺塔是一座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用小青砖和白灰砌筑而成,高15米,基部周长16米。构筑雄伟壮观。

塔的第一层南面有拱形券门,门额上砌砖雕莲花四朵。门额、门框、门槛皆用青石砌成。塔门西面嵌有《摩河般若波罗密心经》石刻铭记、佛经等。第二、三、四层各面有砖券门,券门虚实相间。第五、六层各面有砖券门。第七层各面无券门,顶巅置一火焰宝珠塔刹。

第一层八角处各砌有半圆形砖柱,基座的束腰处有砖雕莲花一朵,莲花四周围有凹形砖带,砖带上每面承砖砌斗拱三组,叠涩出檐,檐似房坡,每个檐角置有兽头,兽头下伸出木檐,木檐头悬有铁环悬铃,微风一吹,铃声叮咚。

新郑解放后,西关双洎河上筑有大坝,坝的上游集水成湖,,卧佛寺塔倒映水中,微风一吹,波光粼粼,塔影晃动;浅水处,绿莲漂浮,芙蓉点红。河岸上,绿柳成荫,楼群掩映。

该塔1987年3月1日公布为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