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彭孙遹[1](1631—1700),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父彭期生,南明唐王时官至太仆卿,以江西布政使守赣州,死之。兄孙贻求遗骸不得,不交人事者二十年。

彭孙遹少年颖悟,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己亥进士,授中书舍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江南奏销案」落职。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得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二十一年,充会试同考官。二十四年,迁国子司业,旋授翰林院侍读,进侍讲学士。二十七年,特简内阁学士,教习庶吉士,充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两馆总裁,复充国史馆总裁。三十年,为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选拔官吏,杜绝请托。充经筵讲官,敷陈明畅。明史久未成,特命为总裁。赐专敕,与元老同。三十六年告老还乡,康熙赐其居“松桂堂”匾额。

孙遹为清初著名诗人,工词章,才藻工丽,《清诗纪事初编》评说:“各体皆备,世独赏其香奁艳体”,《清稗类钞》称其“才富学赡,王阮亭、朱竹垞皆自叹不如”,谭莹在《论词绝句》中推崇彭孙遹:“大科名重千秋在,开国填词第一人。”存诗1500首,多应酬、记游、抒情、咏物之作。如《松桂堂集》末卷全是咏花诗,写了百多种花。部分作品写官吏凶残、官军害民、农民流离失所,真实反映清初某些社会问题。其诗风格近唐大历十子,尤近刘长卿。词亦著名,特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与新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著作有《松桂堂全集》、《南■集》、《延露词》(1663年)、《金粟词话》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