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汗于阗战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0世纪中期至11世纪初中国新疆并存的喀喇汗伊斯兰王朝同于阗佛教王朝之间的宗教战争。10世纪初,喀喇汗王朝萨图克·布格拉汗归信伊斯兰教,并在国内迫使王公大臣和属民改宗,遭到佛教徒的不满和反抗。首府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市)的佛教徒曾多次举行反对强制改宗的暴动,得到于阗佛教徒的支持,致使两国关系逐渐恶化。960年,喀喇汗王朝实现了国家伊斯兰化,不久即开始征服于阗佛教徒的“圣战”。962年,于阗出兵对抗,战争正式爆发。初期,于阗得到信奉佛教的高昌回鹘的援助,占据优势。969年,于阗军队攻占喀什噶尔,喀喇汗王朝首领“望风逃走”,其“宝物、妻子、大象、良马及其它”为于阗所获(和田文《于阗王尉迟苏拉与沙州大王曹元忠书》)。于阗在喀什噶尔另立政府,并把胜利的消息分别报告沙州统治者曹元忠和北宋政府。此后,战争一直处于拉锯状态。998年,两国军队激战于英吉莎,喀喇汗王朝首领阿里·阿尔斯兰汗战死。于阗军队再次攻占喀什噶尔。阿里的堂侄优素福·卡迪尔汗遂乞师于中亚布哈拉,得到伊斯兰教圣裔、布哈拉宗教首领穆哈伊丁等4位伊玛目所募40000(一说24000)名穆斯林志愿军援助,大败于阗军队,收复喀什噶尔,继克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县)、叶城,直逼和田城下。经长期围困后,于1006年(一说1001或1009)占领该城,灭于阗李氏王朝。经过24年战争,结束了佛教在该地区千余年的统治。优素福·卡迪尔汗成为和田第一位伊斯兰教统治者。此后,伊斯兰教在和田、叶尔羌等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各地得以传布。此次战争扩大了伊斯兰教的传播范围,改变了新疆地区伊斯兰教与佛教力量的对比,巩固了伊斯兰教在新疆的地位。同时,也造成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人口大量死亡,城市被毁,生产力严重破坏,经济长期衰落。

(马品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