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原因很多,如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肉发育异常、多发性动脉炎、肾动脉发育不全等。

为什么肾动脉狭窄会引起高血压呢?因为肾动脉狭窄会使肾脏的血流量减少,刺激肾脏内存在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使血压升高,导致患者出现顽固性高血压,而且难以用药物控制。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有如下临床表现:(1)30岁以下者较多见t(2)病史较短;(3)突然发生明显的高血压,或原有高血压突然加重;(4)无高血压家族史,(5)降压药物疗效不佳;(6)医生在患者的上腹部或腰部脊肋区听诊,可听到血管杂音;(7)有腰部外伤史。当然,最后要依靠肾动脉造影才能确诊。

对单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过去往往采用一侧肾切除的方法。如今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高,肾动脉重建手术和经皮腔内动脉成形术(PTA)已成为治疗此病的较好方法,它们可“立竿见影”地使血压恢复正常。患高血压而用药效果不佳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应做进一步详细检查,以免误诊误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