菥蓂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菥蓂子 (《本经》)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种子。

植物形态详菥蓂条。

【采集】5~6月果实成熟时采取全株,打下种子,晒干,扬净。

【药材】干燥种子黑褐色,细小,长约1.5毫米,宽1~1.5毫米,表面有向心隆起的环纹,无毛。

以籽粒饱满、黑色、干燥、无灰土杂质者为佳。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化学成分】含黑芥子甙。

又含脂肪油34%,挥发油0.836%,蔗糖1.8%,卵磷脂1.6%。

【性味】辛,微温。

①《本经》:味辛,微温。

②《别录》:无毒。

【功用主治-菥蓂子的功效】治目赤肿痛流泪。

①《本经》:主明目,目痛泪出,除痹,补五脏,益精光。

②《别录》:疗心腹腰痛。

③《药性论》:治肝家积聚,眼目赤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外用:研末点眼。

【宜忌】①《本草经集注》:得荆实、细辛良。

恶干姜、苦参。

②《药性论》:苦参为使。

【选方】治眼热痛,泪不止:菥蓂子,捣筛为末,欲卧,以铜箸点眼中,当有热泪及恶物出,并去胬肉,可三、四十夜点之。

(《海上集验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