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róu ruǎn

1.软和;不坚硬。

2.柔和。

3.软弱,不刚强。

4.谓处事随和,凡事不多计较。

5.犹细软。指轻便而容易携带的贵重物品。

6.形声。从木,矛声。本义:树木可曲可直

7.温和

柔,弱也。——《广雅》

爰求柔桑。——《诗·豳风·七月》

薇亦柔止。——《诗·小雅·采微》

柔弱者,生之徒也。——《说苑·敬慎》

柔弱者,道之要也 。——《淮南子·原道》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8.又如:柔枝嫩叶;柔条(嫩枝);柔红(柔嫩的花);柔莩(幼芽附着的种子薄膜);柔荏(草木枝叶柔韧);柔桑(嫩桑叶);柔稚(幼嫩)

10.温柔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曹植《洛神赋》

11.又如:柔媚娇俏(温柔和顺,妩媚俏丽);柔婉(温柔);柔闲(温柔、娴淑);柔娥(温柔的美女);柔善(性格温柔的善良之人);柔情侠骨(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柔淑(温柔贤淑);柔恶(外似温柔内心恶劣的人);柔惠(温顺柔和);柔习(温顺驯服);柔慎(温顺谨慎);柔煦(驯顺)

词性变化

1.安抚或平息,尤其通过让步 [placate]

柔远能迩。——《书·舜典》

怀柔百神。——《诗·周颂·时迈》

2.安抚或平息,尤其通过让步 [placate]

柔远能迩。——《书·舜典》

怀柔百神。——《诗·周颂·时迈》

3.润泽 [moisten;lubricate]

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国语·郑语》

厉利剑者,必以柔砥。——《淮南子·说山》

灵之圣之,岁殷泽柔。——南朝·梁·江淹《迎送神升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