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萼杜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种中文名:裂萼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schistocalyx Balf. F. et Forrest

种别名 :

国内分布:产云南西部。生于2 700—3 300米的杜鹃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腾冲。

海 拔:2700-3300

命名来源:(云南植物志)[not bot .gard. edinb. 13: 58. 1920]

中国植物志:57(2):263

亚组中文名:星毛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Parishia Sleumer

组中文名:常绿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亚属中文名:常绿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灌木,高约5—7米;枝条细瘦,花序下的枝条直径4毫米, 幼枝有星状毛, 以后光滑,有明显的叶痕,痕内有3—5个维管束;老枝灰白色,树皮层状剥落。叶多密生于枝顶,常6—7枚,薄革质,长椭圆形或长倒卵状椭圆形,长10—16厘米,宽3—5厘米,先端钝圆,有细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幼时行星状毛,极易脱落,中脉在上面平坦,有浅沟纹,在下面显著隆起,侧脉14--16对,在两面均平坦,仅微现;在下面叶基的中脉附近,常有星状毛宿存;叶柄圆柱状, 长1—2厘米,上面平坦,有浅沟纹,下面有星状毛。总状伞形花序,有5—6花;总轴圆锥状,长5—8毫米,有星状毛及绒毛;花梗细瘦,长1—1.5厘米,有星状毛;花萼杯状,膜质,有4—5不规则的分裂,裂片披针状卵形,不等长,长约1—2厘米,无毛;花冠管状钟形,长约4厘米,口径4厘米,基部宽约1厘米,深红色,5裂,裂片圆形,长约1.2厘米,宽1.6厘米,顶端右凹缺;雄蕊10, 花丝长2—3厘米,不等长,基部有短绒毛; 花药卵圆形,长约2毫米;子房柱状锥形,长约5毫米,直径约3毫米,密被星状毛;花柱与花冠近等长, 长3—3.5厘米,下部1/2被星状毛; 柱头小,不膨大。蒴果圆柱状,长约1.5厘米,微弯曲。 花期4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部。生于2 700—3 300米的杜鹃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腾冲。

本种提示:

本种的花萼特别大,长达1—2厘米,不规则分裂,花柱仅下部的1/2被星状毛,叶 下面有星状毛,在本亚组中是十分特殊的。

参考文献:

Rhododendron schistocalyx Balf.F.Et Forrest in Not.Bot.Gard.Edinb.13:58, 1920;Tagg in Stevensoil,Spec.Rhodod. 369. 1930;Cullen et Chamb.InNot.Bot.Gard.Edinb.37:335. 1979;Chamb.In Not.Bot.Gard.Edinb.39:379. 1982;云南植物志4:381. 1986.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