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蜻蜓兰的功效介绍】:

蜻蜓兰 (《东北植物检索表》)

【异名】竹叶兰(《湖南民间药物资料》)。

【来源】为兰科植物蜻蜒兰的全草。

【植物形态】蜻蜒兰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

根伸长,稍肥厚。

茎下部通常有3片(稀2片)较大的叶,倒卵状长椭圆形、椭圆形或广椭圆形,长6~15厘米,宽3~8厘米,先端圆而有锐尖头;茎上部叶1~2片,呈苞叶状,显著小。

花序长7~15厘米;花黄绿色,排列稍密;苞片披针状线形,先端尖;中央的萼片椭圆形,长4~5毫米,圆头,1脉,侧萼片与花瓣几等长;唇瓣线状长椭圆形,基部两侧有微小的三角状突起,距圆筒状,长7~9毫米,向前方弯曲。

生于林缘、林间湿润的地方。

分布我国中部、东北部。

【功用主治-蜻蜓兰的功效】《湖南民间药物资料》:治烧伤。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汁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