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洋镇位于潮州市南郊,潮汕公路、广梅汕铁路、护堤公路贯穿境内,交通方便。镇域面积38.7平方公里,全镇辖35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现有人口9.5万人。2002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87亿元,外贸出口1150万美元,工商税收收入134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002元。
浮洋镇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努力打造投资软、硬环境,吸引各地投资者,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鼓励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改进机关作风,完善政府机关人员监督岗、各办公室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服务窗口等配套建设,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完善工业区水、电、路的配套,投入资金3350万元,加快镇改水工程建设,2002年,已有26个村7万多人口用上自来水;投入资金500万元,对环镇西路和干渠南路、护洋路进行维护;投入资金750万元,对全镇电网进行改造,架高压线路10公里。2002年,引进上规模企业11家,投资2000多万元,其中外资企业1家。浮洋镇积极实施科技兴镇和名牌战略,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如大源饲料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引进台湾坤葆实业技术,合作生产水产饲料,填充了粤东空白。
粮食稳产高产。2002年全镇粮食总产量29460.1吨。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力扶持江川食品有限公司、金胜养猪场等龙头企业发展,推动全镇农村经济发展。浮洋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2002年投入资金150多万元,修建学校礼堂、幼儿园,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待遇。全镇有中学4所,小学30所,在校学生1.4万人左右,幼儿园38所,入园幼儿3000多人,还有镇中心卫生院、秀英医院、广播站、文化站、图书馆等医疗文化设施。全镇程控电话普及率达81%,共18484户。
浮洋镇地处韩江三角洲平原,大约是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这滨海地带生活着。在寂寞隐秘的远古时期,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创建家园,一个乡族就这样在岁月的风雨中诞生了。
1949年10月22日潮安全境解放,建乡人民政权,并登云、登隆、隆津3乡为云隆区,设区署于陇头村,辖上云、中云、下云、上隆、下隆、隆津6个联村农会。
1950年3月,改云隆区为第六区,成立区人民政府,隶属不变。
1952年冬,建乡级政权,翌年3月改区人民政府为区公所,区置于集镇黄厝尾洪厝祠。
1953年5月设浮洋镇(乡级镇),划鹳巢、古楼、新大陇3乡9条自然村为第十区辖属。
1955年有5月成立潮州市(省直辖市),六区改称浮洋区。
1956年2月,撤区并乡,同时撤浮洋镇。分浮洋、陇美、云步、塘东、银湖、龙湖六大乡。乡设人民委员会。
1956年12月至1957年2月,再并大乡。把浮洋、陇美并为浮洋乡,原吉林乡属的桥湖、西效、乌洋3村划入浮洋乡辖属。
1958年5月,并浮洋、龙湖及原属云步乡的塘东为浮洋乡。
1958年9月,撤乡成立浮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各乡、村以营、连、排的军事编制为生产单位。
1961年4月,划出上阁、下阁、三英、市头、市尾、塘东、东升、银湖、后郭、鹳一、鹳二、鹳三、鹳四等大队另建龙湖人民公社。
1961年至1962的,辖属生产大队多有分拆;1963年调整并合为19个大队。
1964年辖23个大队。原颜厝大队拆出大吴大队;新安大队拆出凤新大队;西凤大队拆出乌洋大队。
1972年辖25个大队。原潘厝大队拆分潘厝、刘厝、东陇3个大队;原高义大队拆出林泉大队。
1973年辖29个大队。原新安拆出下新安大队;原高义大队拆出东巷大队;原东边大队拆分东边、庵后、厦里美3个大队。
1977年辖33个大队。原三胜大队拆分三胜、胜联、韦骆3个大队;原桥湖大队拆出三村大队(后改名新丰);原洪巷大队拆出木井大队。
1978年原井里大队拆分井里、乐桥、桃东、深洋4个大队。公社共辖36个大队。
1983年3月,潮安县并入潮州市,浮洋属之。
1983年11月,废人民公社建制,设浮洋区公所,辖浮洋镇和洪巷、陇美、仙庭、徐陇、东边、庵后、厦里美、东陇、斗文、井里、桃李陇、乐桥、深洋、花宫、潘吴、刘厝、大吴、颜厝、桥湖、新丰、西郊、乌洋、韦骆、三胜、胜联、木井、福洞、草庵、林泉、东巷、高义、潘刘、新安、下新安、凤仪等35个乡。镇、乡称人民政府。
1987年3月,撤区建镇,称浮洋镇人民政府。原区属各乡政府改为村民委员会;原浮洋镇人民政府改为中兴、永大、和平、胜利4个居民委员会。
浮洋镇有浮洋四大姓之说,其四大姓分别为洪巷,徐陇,庵后,厦里美!
以下为四大姓之一洪巷村资料!
洪巷村由洪巷、陇头李、陇头方、宫后黄4个自然村组成。属潮州市浮洋镇。位于浮洋镇政府北侧,与浮洋集镇相连。东界木井,东南与福洞为邻,西接潮汕公路,北望乌洋。面积1.24平方公里。聚落呈块状。 浮洋四大姓之一!
主村洪巷,始祖玉田系宋末潮州“推官”天宠公之孙,任潮州“屯军务”职。初定居于凤塘镇洪巷邢乡,后迁创于此。因洪姓,为不忘祖共工氏,以共己二字相叠为“巷”而故名。初创村时,村中已有陶、张、蔡、辜、卢、宋、黄、王、李、谢、杨、曾、魏、丘等十六姓。后因相继外迁,现存洪、李二姓。
洪巷村紧连浮洋集镇,人多地少农闲多从商。村办工业有碾米厂、砖瓦厂、抽纱厂。“三中全会”后,发展了碾米、塑料、机织羊毛、角梳、木器等个体企业1984年华侨协助办绣衣服装厂,从业125人。
洪巷村清代已有私塾4所,民国期间并为学堂称“明道小学”,学生150余人,现称洪巷小学。名人有洪逊、洪高煌、李振忠等。名产芋瓠瓜,明末清初始植。瓜肉可充佳肴,留种瓜子晒干可当药用, 有消风散气,健脾益胃功能。每年初春植苗,农历三月可收获上市,广销各地。芋瓠瓜是该村独有名产,种苗从不外流,故名广闻。建国后种苗始外传,团培植技术缺乏改良,虽型大体重而质量远逊。“广惠荷花”是“浮洋八景”之一。清代巡检司衙曾设于村南广惠桥头。
陇头李村,距镇政府北0.5公里,洪巷村西,潮汕公路东侧。明代福建蒲田迁此创乡。1939年为日军宪兵部驻地,村民全部被逐离乡,田园抛荒。抗战胜利后,村民回乡重建家园,原建筑物多受破坏,至建国后方得恢复村貌。 陇头方村,位镇政府北,浮洋新埠寨门外,与李厝相连,洪巷西侧。始祖于明代由福建蒲团迁此。宫后黄村,距镇政府北0.5公里,洪巷东北侧。东邻木井,北望顾畔。始祖于万历(1573~1620)年间由福建蒲田迁居庵后村。二世复迁此定居。因姓黄村前有老爷宫故名。
以下是浮洋洪巷村2008年“劳热”图片!
洪巷劳热洪巷劳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