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节刚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大节刚竹(P.lofushanensis Z.P.Wang et al.)

命名来源:[Journ. Nanjing Univ. 2: 258.pl.2. 1981]

中国植物志:9(1):302

组中文名:水竹组

组拉丁名:Sect.Heterocladae

亚族中文名:刚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PHYLLOSTACHYDINAE

族中文名:倭竹族

族拉丁名:SHIBATAEEAE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别名:大节竹(广东)秆高3m,以上,径2cm以上,中部节间长18~20cm,秆环强烈隆起,箨环不高,具密集、棕色呈窄环状分布之短刺毛,劝秆节下密被白粉。箨鞘肩部微耸起;箨耳大,长矩圆形,斜上举,疏生短毛,下部箨鞘之箨耳较小,但都有较多粗壮之遂毛;箨舌棕色、短,但较箨叶基部为宽,平珙或微凹,边缘生白色短纤毛;箨叶长带状,下部者;较小,三角形,直立,平直或微屈曲。每小枝具叶2枚,稀1枚,叶片披针形或带状披针形,长7~10cm,宽1~1.6cm。笋期5月。

分布:广东罗浮山,生于海拔800m,之山林地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