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金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摘要:

毛金竹属竹类禾本科,分布于我国华中湖北省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秆高10—14米,中部节间长达34厘米,新秆绿色,被白粉和毛,老时灰绿色,秆环和箨环隆起。笋期5月上、中旬、笋淡红褐色或带褐色。秆箨短于节间,密被淡褐色毛,无斑点,箨耳发达,具紫黑色弯曲的长肩毛,箨舌发达,紫色,先端微波状,箨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绿色,密被 。竹秆通直,节间节度中等而变幅不大,竹壁较厚,竹材坚韧篾编织使用。笋可食。

简介别名:金毛竹、白竹(江苏),冬瓜皮竹、小毛竹、金竹、灰竹、白竹(河南),百夹竹(四川),毛巾竹(浙江)淡竹(图经本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金花竹(植物名汇)钓鱼竹、白夹竹(中国植物志略),平竹(指示植物),甘竹(群芳谱),光苦竹(江苏植物名录),水竹(坪井竹类图谱)与原变种之区别在于秆绿色,不变为紫黑色,形体可长得远较紫竹粗大。竹材篾性柔韧,宜作劈篾供编织用,亦可作农具柄、撑篙、建筑、晒衣竿等用。笋供食用。

分布:河南、浙江、江苏、山东、陕西、四川、湖南等地。

命名来源:[Journ.Linn.Soc.Bot. 36: 443. 1904]

中国植物志:9(1):289

形态特征:秆高10—14米,中部节间长达34厘米,新秆绿色,被白粉和毛,老时灰绿色,秆环和箨环隆起。笋期5月上、中旬、笋淡红褐色或带褐色。秆箨短于节间,密被淡褐色毛,无斑点,箨耳发达,具紫黑色弯曲的长肩毛,箨舌发达,紫色,先端微波状,箨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绿色,密被

用 途:竹秆通直,节间节度中等而变幅不大,竹壁较厚,竹材坚韧篾编织使用。笋可食。

分 布:在神农架。

生 境:海拔1400米以下广为栽。栽于村望而却附近坡地中。纯林,以泮水河、后河一带为多。

分布河南、浙江、江苏、山东、陕西、四川、湖南等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