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退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李晃其人李晃,字季浩,后改景浩,号退溪、退陶,生于朝鲜燕山君七年,即明孝宗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卒于宣祖三年,即明穆宗隆庆4年(公元1570年),为16世纪朝鲜李朝朱子学大师,他的学说主要奠基以朱子学为宗,而对当时的诸子性理学之说之异同,亦得曲畅旁通,折中于朱子。退溪自云:“志于性理之学……于书无所不读,而尤用心于性理之学”。

李退溪是朝鲜朝儒学的泰斗,他继承了王明阳的学术理论,并自己开创了退溪学派。李退溪的经世思想,是典型的儒家思想。远承孔、孟的心法,近守朱子的遗教。政治方面,注重德治,而以孝、悌、慈为本。德治的实现,则端在乎君臣。君明臣贤,天下致治;君暗臣佞,天下混乱。而君臣二者间,国君与德治的关系更为密切。为抚养圣德,退溪以笔代口,上疏帝王之学,此即史家称道的「戊辰六条疏」。同时献「圣学十图」,并亲自进讲。退溪爱君忧国的热忱,由斯可见。对于人才的培育,退溪更引为己任。陶山书堂,即是退溪亲手建成的教育场所,曾培养出三百余名的国家栋梁。对于推展教化,蔚养学风,卓有贡献。

李退溪毕生穷究理学,而志在圣贤事业。虽以身病体弱,不堪重任,但是退溪无论在朝在野,都非常关心君国大事,留意民生疾苦。「其术足以匡时,其言足以救世」,“称先生为通儒,谁曰不宜”。

李退溪在大韩民国家喻户晓,韩国政府为了纪念这位思想家,将其头像印在了1000元的韩圆上。此外,首尔钟路区北部亦有一条退溪路用以纪念他。

李晃的主要著作有:- 《退溪全集》

- 《 四端七情录 》·《 四七续篇 》

- 《朱子书节要》

- 《心经释义》

- 《宋季元明理学通录》

- 《圣学十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