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tiē huā

种类:1.古代妇女贴在额间﹑面部的装饰。

2.一种贴在商品上的小型装饰图片。特指贴在火柴盒上的画片。

3.一种零存整取储蓄的凭证。

4.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使用印模印出纹饰后贴于器物上,再施釉烧成。唐代长沙(今属湖南)及巩县(今属河南)两窑已很盛行;前者在青釉褐斑器物上贴花,有人物、禽鸟、双鱼、花卉、园景等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后者在三彩罐、瓶、壶上贴有各种团花纹饰,施加鲜艳的彩釉,增加了器物的和谐与整体美。

5.指印花税的交纳

词语解释【名称】:贴花

【拼音】:tiē huā

【注音】:ㄊㄧㄝ ㄏㄨㄚ

基本解释

◎ 贴花 tiēhuā

[applique] 在纺织品上缝上布制的彩色花作装饰

有贴花图案的最细致的密织薄纱

详细解释

释义:(1).古代妇女贴在额间、面部的装饰。

【出处】:杨如鹏 《中国古代妇女面饰琐谈·贴花》:“大型舞剧《丝路花雨》中,主人公 英娘 的额间浮贴着一朵表面烫金的红色梅花形的花片,这就是贴花。”

(2).一种贴在商品上的小型装饰图片。特指贴在火柴盒上的画片。

【出处】;王安忆《历险黄龙洞》一:“她收集过糖纸,火柴盒贴花。”

(3).一种零存整取储蓄的凭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