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居概况邓恩铭烈士故居,即邓恩铭烈士的母校-荔泉书院,坐落于黔南自治州荔波县城北向阳路21号,故居为一栋四排三间土木结构的普通居民瓦房,坐西朝东,当街而立。大门对面左侧10余米处生长着一株200余年的古榕树,树干周长10余米,高约15米,枝叶繁茂,四季常青,盘根错节,生机盎然,整体如伞状树冠。为了纪念邓恩铭烈士,1979年11月,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将邓恩铭烈士故居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修建了邓恩铭故居陈列室,开辟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景区,供广大游人敬仰、参观。
陈列室简介故居内还保存着邓恩铭少年时代用过的木床、桌子、椅子、凳子、石磨、药碾、八挂钟等遗物。
贵州省人民政府先后多次拨款在故居右侧修建了“烈士事迹陈列室”。室内陈列着烈士少年时代用过的笔、墨、砚台、墨盒、玉首饰、幅符、衣架、马灯、家信等实物,以及介绍烈士生平和革命事迹的图片、资料。
陈列室内,有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领导人题词及参观情况江泽民、陈云和乔石、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为陈列室题词,乔石、胡锦涛亲临参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题词:“学习邓恩铭烈士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的崇高精神”。
乔石委员长的题词:“弘扬烈士精神开拓前进振兴荔波”
董老的纪念诗1961年8月21日,董必武同志在纪念王尽美同志的一首诗中赞到: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邓恩铭烈士的《诀别》诗面对敌人酷刑,邓恩铭依旧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在狱中,邓恩铭同志写下《诀别》诗: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邓恩铭烈士生平简介邓恩铭(1901-1931),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山东地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者。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一大13名代表中年纪最轻的唯一的少数民族(水族)的代表。原名恩明,字仲尧,贵州荔波人,1901年生。16岁离开家乡赴山东求学,考上山东省立一中,在“五四运动”中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负责人,接着与济南第一师范的学生会领袖王尽美等人先后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会、山东共产主义小组,从而成为党的“一大”、“二大”、“五大”代表,还参加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会议。曾经担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1925年8月出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曾到毛泽东主持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1928年12月,因叛徒告密邓恩铭不幸被捕。于1931年4月5日在济南纬八路刑场英勇就义,值年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