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目】:定准
【注音】:dìng zhǔn
【释义】:
①(~儿)确定的标准:工作要有个~,不能各行其是。
②一定;肯定:你看见了~满意ㄧ究竟派谁去,现在还没~。
【基本解释】:
1. [fixed criterion]∶确定的标准
2. [certainly]∶一定肯定
他今天定准会来的
3. [definite opinion]∶肯定的观点、态度
他做事没有定准
【详细解释】:
1. 一定的标准、程式。
《易·系辞下》“不可为典要” 晋 韩康伯 注:“不可立定准也。”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夫裁文匠笔,篇有大小;离章合句,调有缓急;随变适会,莫见定准。”《南史·王俭传》:“时朝仪草创,衣服制则,未有定准。”
2. 一定的规律;可以凭信的准确性。
唐张潮《襄阳行》诗:“玉盘转明珠,君心无定准。” 宋苏轼《渔家傲·送吉守江郎中》词:“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则兀那龟儿卦无定准,枉央及,喜珠儿难凭信。” 明唐寅《香遍满·秋思》曲:“春风薄兮,吹回 楚 台一片云。入梦追寻无定准。”叶圣陶《小病》:“固然,中一颗枪弹或者遇到些旁的危险,也同打中彩票的头奖一样,是没有定准的。”
3. 肯定,一定。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五段:“山洞子很深,远远一望,洞口有钱眼大,露出鱼肚色。耳朵边上哗哗哗哗,响的挺欢,地面上定准有股小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