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旦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谢旦如(1904~1962),上海市人。二、三十年代即从事进步的文化工作,曾先后开设过西门书店和公道书店。民国10年(1921年)至民国18年,与进步文化人士创建“上海通讯图书馆”,担任执行委员;民国14年参加“湖畔诗社”,出版进步诗集和刊物;民国19年参加“自由运动大同盟”,并参加“左联”的活动,与友人合编《出版月刊》,介绍“左联”的进步书刊;民国20年至民国22年间先后两次在自己寓所掩护瞿秋白夫妇,时间达一年左右,并与鲁迅有过交往。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抗敌救亡的文化活动,协助许广平编辑鲁迅所翻译的《译丛补》及《鲁迅全集》的出版;后又参加《鲁迅风》的编辑工作。国民党统治期间,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曾冒着生命危险,保存鲁迅手迹、革命烈士文稿、书信、遗物、照片及革命文艺刊物等,其中较为珍贵的有:鲁迅为编印秋白烈士遗文向他开列的借书单;瞿秋白的文稿《乱弹》、《十二月歌谣》和译稿《哥萨克歌谣》;丁玲、胡也频的文稿《沙菲女士日记》、《暑假中》、《秋》、《故乡》;郭沫若的诗稿《五月歌》;日本普罗作家同盟民国20年为感谢“左联”抗议日本反动政府法西斯暴行的信件;“左联”为纪念战死者出版的专号《前哨·文学导报》(1—8)以及瞿秋白、应修人、潘漠华、丁玲、林徽因等的照片和鲁迅著作初版本30余件,在保护革命文物方面作出重要贡献。这些经他收藏多年的革命文物,于五、六十年代陆续无偿地捐献给上海鲁迅纪念馆。

谢旦如于1950年任华东文化部研究室副主任;1951年调上海鲁迅纪念馆负责筹建工作;1957年5月任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谢旦如为上海市第三届政协委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