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载义(788-837),字方谷,唐朝宗室,藩镇割据时期任卢龙节度使,镇守幽州。
出身宗室,为唐朝常山愍王的后人,少年时以勇力见称,卢龙节度使刘济见而爱之,将他招入亲军,跟随出征,因功升为衙前都知兵马使、检校光禄大夫兼监察御史。宝历年间,幽州将士袭杀节度使朱克融,其子朱延嗣继位,因虐待士兵,不得军心,时任都知兵马使的李载义遂杀之,以其罪上奏朝廷,唐敬宗下诏嘉奖了李载义,并任命他为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封武威郡王,任卢龙节度使。
不久,兖海节度使李同捷叛乱,据沧、景二州自称节度使,李载义上表朝廷,请求出兵讨伐,得到朝廷的嘉奖,累破贼军,以功加司空。太和三年,沧景乱平,李载义又进位为平章事,实封三百户。太和四年,契丹骑兵入寇,李载义击走之,加太保衔。太和五年春天,朝廷赐给李载义功德碑,李载义请使者参观球赛,不料后院兵马使杨志诚作乱,乘机驱逐了李载义,李载义只好逃奔长安。朝廷因为李载义有平乱之功,所以特别厚待,改任其为南西道节度使兼兴元尹。太和七年,李载义任北都留守兼太原尹、骠骑大将军。
太原控扼北方门户,回纥每次遣使入朝,皆由此过,使者往往强横,边城官吏多务苟安,不敢制之以法,而李载义不信邪,命士兵严守城门戒备,回纥反而不敢侵犯。
837年,李载义病逝于太原,时年五十岁,被朝廷追赠为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