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兖州学院
这是一所成立28年的电大分校, 28载沧桑砥砺,跨世纪风雨兼程。万名校友,如同万颗明珠,遍洒兖州城乡,他们建功立业,为母校树起了一座座亮丽的丰碑;
这是一所刚刚成立、朝气蓬勃的电视大学------兖州学院,仅仅3年时间,就发展成为拥有教职工106人,在校生3300多人规模的全省示范县级电大学院;
这是一所把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创成全国知名品牌、兖州市2006年工作“十大亮点”的地方高校;
这是一所本、专科并重;学历、非学历并举;脱产、业余并行;长、短期培训并存的多层次、多规格办学的新型电视大学;
这是一所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充满人性关怀,一个个学生都感到“我选择我无悔”,且双眸充满希望的兖州人自己的大学。
风景这边独好!
兖州学院的成功来源于对创新的不懈坚持。28年来风雨兼程,28年弦歌不辍,几代电大人百舸争流敢为先,创新是学院生生不息的动力,在创新中前进,在特色中发展,走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创新发展之路,成就了兖州人梦寐以求的创办大学的梦想。
一、办学理念:开放服务创新
作为独立办学的县级电大,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电大人百折不挠、奋发进取,把握机遇, 工作中没敢有丝毫的懈怠,没有放过一次发展壮大的机会。
电大教育的办学定位应在“没有围墙,不设门槛,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路线上。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大人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打破旧的思想束缚,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培养“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为根本,以增强自身发展和服务社会能力为目标,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农村、面向企业和行业的办学方针,扩大开放,发展兴校;强化特色、优势兴校;以人为本,人才兴校;树立形象,服务兴校。
现代开放的教育理念,揭开了电大特色发展新篇章。由原来“十几个人七八条枪”一跃发展为拥有脱产、业余班96个,在校生3300多人的规模,成为我市规模最大、在校生最多的职业成人高等学校。连续3年获山东省电大先进单位称号、多次评为济宁市、兖州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并以全省评估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山东省示范县级电大。
二、开放教育:龙头系统灵活
开放教育是以最短时间、最经济的投入,运用最有效的教育机制,最大限度地培养人才和提高人的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
1999年,教育部批准“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我院是第一批本科试点院校,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投入,建成了“天地网相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功能强大的远程教学平台,实现了电大系统之间信息的实时沟通、资源交流和共享。学校还拥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信息化程度在全国同类电大中处于较高水平。
依托教育信息技术,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探索并形成了具有县级电大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 “多元互动”课程教学模式。学生求学没有门槛,“多元互动”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多元互动的教与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学习支持服务;学院还建立了可靠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变为现实的开放教育,受到我市求学者的欢迎。目前,我院在读本、专科学员达1600余人,占济宁市的1/3。开放教育已经成为平民进步的阶梯,教育机会平等的砝码、学习者充实自我增进动力的补给站。电大已成为大众高等教育的主力军。
三、“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品牌优质实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农村要发展,就必须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路。
近几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但是,农村人才严重不足,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当务之急。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电大责无旁贷的使命。2004年,教育部启动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我校是全国首批53个试点县级电大之一。政府搭台,学校唱戏。兖州学院全员参与、全面投入、全力以赴地投入试点工作。先后开办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林业、畜牧、园林等6个专业,在籍学员达到1500多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
充分发挥电大远程教育的资源优势,结合农村远程教育网,统筹整合,建一流队伍、创一流教学管理,精心打造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品牌。经过2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成效显著。许多农民大学生都找到了创业的路子、致富的项目,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中国电大报》报道了我市经验做法; 4月12日,山东电视台新闻头条播发了兖州实施该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中央电大书记于云秀说“山东兖州市把“一村一”当作富民工程、人才工程,出台措施,强力推进,经验值得推广……”。
试点工作作为我市教育形象窗口和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在 2006年兖州市工作的“十大亮点”中,“一村一”位居第五位。济宁市委市政府也把“一村一”列入全市教育发展战略。
四、办学体系:多元化系统化
“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学院不能只培养“海军”,也不能只培养“陆军”,而是要培养适应能力极强的“海军陆战队”,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
为了适应兖州经济发展,我们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订单教育”模式,与用人单位山东太阳纸业、广场商厦、银河集团等大型企业牵手,订单培养员工。专业涉及电气自动化、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建立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特别是学院充分运用学分制的弹性功能,支持学生在校期间边学习、边进行创业尝试,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工学兼顾。目前,为太阳纸业定向培养的第二批学员已经入厂工作,深得企业好评,实现了校企双赢。
我院与政府、企业共建“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培训”、“兖州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基地,“贴近政府、贴近市场、打造服务品牌”,覆盖面广、培训项目多、渗透力强,已开办各类培训项目13个,年培训3000多人次。
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今年,已经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60多人。
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和考试中心的建立,是学院与全国68所名牌大学的又一次联姻,为学员的远程学习提供统一的、标准化、专业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学员不出家门就可享受名牌大学的优质高等教育。让你不仅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还获得职业技能的全面提升,圆学习者一个名牌大学梦,更是学员事业腾飞的加速器。
英姿勃勃的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兖州学院,生逢其时,好风助力,已经建树了超常规发展的业绩。尽管任重道远,必定再越关山。因为:
在这里,一个团结、开拓、务实的领导班子把握着电大教育发展的方向,执政兴校,带领全体教职工创造性地完成了一件件关系到电大发展的大事。
在这里,一支掌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优秀教师和服务队伍,勤于奉献,为电大事业贡献着青春和智慧。
在这里,电大之花已结成丰硕的精神文明之果,一个向更高处展望的学院已经振翅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