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亿年前,前中元古代,为祁连海槽一部分,是一片汪洋大海。19.5亿年——6.15亿年中晚元古代,随着地壳运动,以马衔山、兴隆山为主的陆地形成,区内出现陆地环境。6.15亿年——2.5亿年早古生代、晚古生代“祁连运动”,祁连地槽褶皱回返形成祁连山脉,区内陆地又为祁连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余脉。2.5亿年后,历经中生代、新生代,河流湖泊相沉积,相继出现阿干镇、西果园等小型山间盆地和黄河谷地,使本区成为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位于陇西高原的西部。
由于区内大部地表被黄土覆盖,黄土易流失,加之青藏高原抬升影响,全区地貌特征分为南部石质山地和黄土梁、峁、沟谷及黄河塑造的河流阶地三种类型组成。
南部石质山地系祁连山支脉雾宿山的一小段,由一系列向东、向北、向东南弧形延伸的山峰构成,一般海拔2000米~2800米,最高点3121米。主要有八楞山(285l米)、大堡子山(2685米)、官帽山(2825米一2648米)、湖滩东南山(2800米)、白草岭(2381米)、大尖山(2824米)、馒头嘴南山(2825米)、康家梁(2783米)、簸箕掌(2631米)、七道梁(2541米)、河沟尖嘴(2593.3米)、关山岭(2564米)、关子岭(2296米)、小山顶(2486米)、山寨后山(2585.3米)、阴洼梁 (2962米)、双嘴山(312l米)、酸果子湾东山(2607.9 米)等山峰。
中部黄土梁峁沟谷,一般由东南向西北伸延,南高北低。南以宋家沟、西果园、岘口子一线与南部石质山地为界;北以牟家坪、蒋家坪、尹家嘴、晏家坪、华林坪以南与黄河谷地分界。其高程变化在2300米——1700米之间。南北之间高程变化在500米左右。长度变化5公里——17公里。较大的山梁有七道梁——大煤山——鸾沟黄土梁。此梁又有向东北延伸的大煤山——马家窑——胡家窑黄土梁;向北延伸的大煤山——马家窑——侯家峪黄土梁豆向西北延伸的大煤山——下撇洼梁——小山口梁——花寨子黄土梁和大煤山——下撇洼梁——王家坪黄土梁;向西北延伸的柳树湾——石山嘴——罗家滩黄土梁及蒋家湾——米家洼黄土梁。有七道梁——魏岭——龚家嘴黄土梁。七道梁——沈家岭黄土梁。此梁又有向西北延伸的冰沟——武家岭——椽子沟——戴帽嘴黄土梁。七道梁——狗牙山黄土梁。大尖山——西津坪黄土梁。此梁又有向东北延伸的蒋家湾——后营——西果园西山黄土梁和蒋家湾——后营——大嘴、石家洼黄土梁。大尖山——韩家嘴黄土梁。大尖山——中庄黄土梁。大尖山——余家山黄土梁。泉儿沟大梁——尹家嘴黄土梁。白草岭——石板山黄土梁。白草岭——彭家大山黄土梁。
沟谷阶地,有黄土梁相间的沟谷阶地,多为一、二、三级。在黄土梁的北边,与黄土梁相交叉,在海拔1940米——1525米之间有黄河阶地。境内最高的有西津坪黄土梁、狗牙山黄土梁前缘、沈家岭前缘、彭家大山前缘等,高出河床300米——400米的六级阶地;华林坪后缘、五星坪后缘、狗牙山腰架子坪、晏家坪后的黄土峁五级阶地;华林坪、五星坪、晏家坪、兰工坪后缘、龚家坪、东大坪、西大坪、彭家坪四级阶地;上西园、下西园、兰工坪前缘、建西路两侧、兰通厂一带三级阶地;东起雷坛河桥,西至崔家崖,沿西津路两侧二级阶地;黄河南岸崔家大滩、马滩、小西湖广场以北吴家园一带及一些河心滩一级阶地。
【河流水系】 境内最大的河流系黄河,经西固区到崔家大滩入境,东流经白马浪出境,全长15.4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107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37.9亿立方米;最大年平均流量是1967年的1610立方米/秒,径流量为508.7亿立方米;最少年平均流量是1969年68l立方米/秒,径流量为214.8亿立方米。
其次是近于平行分割、侵蚀黄土梁形成的纵横交错、犬牙落置的沟谷。较大的有雷坛河,古称阿千河,上游在榆中县银山乡,称羊寿河、大石头河,入本区地界名柴沟河,经山寨名山寨沟,入阿干镇名阿干河,至岘口子叫水磨沟,到伏龙坪西叫雷坛河,入黄河。流向为北西、北西西、北西。谷底最窄处20米,最宽处1100米,有3公里狭谷,沟宽处发育一、二、三级阶地。全长44.6公里(又为46公里),境内长25公里,纵比降为44.3‰。流域面积25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937万平方米。
西果园沟(又称七里河),源于湖滩乡湖滩村南康家梁——七道梁一线。在湖滩村(又名马莲滩)称湖滩沟、黑鹰沟,长7.5公里,有2.5公里峡谷,纵比降为88‰。到西果园镇草原、九池泉一带称笋箩沟,长6.5公里,纵比降为56.9‰。到西果园小盆地称果园沟,再向北称柴家河、韩家河,长10.5公里,纵比降21.6‰。到黄河谷地称七里河。流向为北东、北、东、北东。最窄处黑鹰沟峡青土(桐)岘子两米多,最宽处西果园650米。在西果园以下发育一、二阶地。全长25公里(又为24.5公里)纵比降为51.3‰。流域面积155平方公里,平时沟水到柴家河村、萧家庄一带断流。1974年发山洪,流量455立方米/秒。
黄峪沟,源于大尖山西南黄峪乡红山沟。沟头至宋家沟谷坡陡峭,比高达400米;沟谷狭窄,长约6公里,纵比降为127.7‰。宋家沟起流经黄土区,沟谷较宽,最宽处可达千米;两侧谷坡平缓,比高达150米,发育一、二级阶地。至王官营称靳家河,过刘家堡后也称天山沟。原经双营子、柳家营、周家庄、王家堡、吴家园汇人黄河。1953年修建排洪沟时,改道杨家桥,经小西坪汇人七里河。流向北东、北。全长18公里(又为21公里),纵比降为54.8‰。,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山洪发作时水量较大,平时在王官营、车家坝一带断流。
再次,有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小沟。比较大的有大沟,源于潘家岘、冉家庄。上游为高家沟、杨家沟,流经小西湖广场东侧称硷沟,至小西湖注人黄河。流向由南向北。全长13公里。纵比降为47.2‰。平时无水。
狸子沟,沟头二分岔,源于白草岭,东北流6公里后人黄河谷地,转向西北称东大沟。经东大坪南部与蒋家坪之间后转向东北,过东大坪、西大坪人排洪沟,经石炭子沟桥,河湾堡东西街之间排洪沟,注入黄河。全长11公里,纵比降为65.6‰,平时无水。
石板沟,源于白草岭,东北流,出黄土梁后急转至西北流,1公里后在彭家坪西南人小金沟,至崔家崖注人黄河,全长3公里,纵比降为87.05‰,平时无水。
与上述沟相类似,汇人雷滩河的有良峪沟、铁冶沟、西沟、烂泥沟、大沟、石佛沟、黄蒿沟、沙沟、三岔沟(又称黄家沟)、后五泉等。汇人西果园沟的有白石头沟(现称石板沟)、黄险(检、硷)沟(现称稠泥沟)、和源于武家沟,白草洼,鹞子沟,圈滩的青岗沟、咸水沟(即椽(川)子沟)等。汇人黄峪沟的有鹞鹰沟、背炭沟、澄泥沟、石沟、石头沟(即干沟),岗沟,深沟等。
【土地资源】 区境内土地主要分布在黄河阶地、沟谷阶地、黄土梁峁,石质山地海拔2800米以下。土壤,据1933年普查分为6个土类;10个亚类;11个土属;20个土种。山地垂直带土壤分布由上到下依次是灰褐土、栗钙土、灰钙土、黄绵土;河谷阶地非地带性土壤有灌耕土、潮土。南部石质山地宜大规模植树造林,种植粮食;中部黄土梁峁沟谷宜种植粮食作物,地势较平坦处宜发展果菜生产;河谷阶地,土壤肥沃,生物活动强烈,质地适中,易耕,保水肥,宜种植菜、果等经济作物。黄河谷地,四级以下阶地宜为城市建设用地。
1949年以前,除黄河谷地一、二级阶地少部分土地为工商企业占用和种植瓜、果、蔬菜,余均种植粮食作物。石质山地袁家湾一带种植少量百合。以后开展大规模城市建设,发展新型工业区、发展城市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发展教科文卫事业、开展城市基础没施建设、新的住宅小区建设。至20世纪90年代,黄河谷地除崔家大滩、马滩、崔家崖等地建为城市蔬菜基地外,其余三级以下阶地均为新型工业区和城市建设征用。四级阶地部分为果菜基地,余均种植粮食作物。石质山地袁家湾等地扩大百合种植面积。黄土梁峁有些平坦处种植蔬菜。
截止2003年底,全区面积折合土地59.62万亩,计39743.36公顷,其中耕地14941.38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37.59%。内水浇地公顷2141.57公顷,占耕地14.33%;旱地12799.8l公顷,占耕地85.67%;菜地522.8l公顷,占耕地3.5%;粮食作物面积14418.57公顷,占耕地96.5%。水浇地集中分布在西果园镇、彭家坪镇、八里镇、魏岭乡、黄峪乡、崔家崖乡。果园地(含花椒园)1457.93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3.67%。主要分布在彭家坪镇、八里镇、崔家崖乡;花椒园集中在黄峪乡。林地5619.20公顷,占全地区面积14.14%。主要分布在阿干镇、西果园镇。牧草地8659.03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21.79%。主要分布在南部石质山地和中部黄土梁峁乡镇,山区较多。城镇及工矿用地4416.45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11.11%。主要分布在黄河阶地,城区及崔家崖乡、彭家镇及西园镇、八里镇城乡接合地段。交通用地574.12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1.45%。主要集中城区和八里镇、西果园镇、崔家崖等乡。水域568.09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1.43%。主要集中在城区和崔家崖乡。未利用土地3507.16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8.82%。
【自然资源】区境内自然资源主要为矿藏资源。按其成份分为三类:煤炭、岩石矿、土矿。煤炭主要分布于阿干镇、大煤山、煤洞洼、马场、青岗岔、湾沟、土儿沟。主体煤矿为阿干镇、大煤山煤田。煤系分布南北长7公里,东西宽600米。局部变窄仅100米。主矿体厚10米——26米。煤质属不粘煤,能作动力及民用。明初开采,至解放前夕为民用。1952年勘测储量5488.4万吨,国家开采作为工业用煤,现基本枯竭。其它煤矿存量不大,均小量开采。岩石矿,有玄武岩矿。主要分布在湖濉乡湖滩村尹家湾子,含量12.5万吨;石灰石矿,在黄峪乡赵家洼村,储量400万吨;石英矿,在阿干镇北煤山,储量137万吨;河卵石,在崔家崖乡崔家崖村一带;路标石,在黄峪乡赵家洼村,存量约5000万立方米,在阿干镇大沟,西果园镇簸箕掌等地亦有分布,量不大。土矿主要有红土,矿点在西果园镇青岗岔、曹家嘴、储量约l亿立方米;粘土,在阿干镇大草洼,魏岭乡大煤山,储量200万吨。上述矿点均因储量不大,未规模开采,仅零星取用。
天然次生林,区境内9.1万亩,分布在南部石质山地阴坡和半阴坡地带。以山杨、桦树为群体,有少量圆柏和云杉,伴生有虎榛子、角榛子、枸子、小檗、野蔷薇、沙棘、丁香、珍珠梅、甘肃山楂等灌木。还有草莓、铁杆蒿等草类植物及党参、黄芪等200多种野生中草药。另有草地1119万亩。
水资源,除过境水、沟谷水外,在沟谷地带,马滩、雷坛河口南、王官营、车家坝以北的向斜地段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正常年景可开采量为1291万立方米。马滩、崔家大滩是城市饮用水源地之一。
【气候气象】区境内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季,垂直气候变异显著。气温、热量、光照,随海拔由南向北升高;降雨量由南到北降低。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常有春旱、寒潮降温,风沙浮尘天气。河谷盆地多烟霾。风向以东风、东南风为主。夏季,白天炎热,早晚凉爽,初夏少雨,蒸发量大,干旱明显;盛夏多雷雨,山区常出现冰雹灾害,风向以东南风、南风为主。秋季,初秋多雨,光照少,湿度大;深秋降水减少,气候变冷,常有寒潮降温、早霜冻害。风向以西北风、北风为主。冬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干旱少雪。盆地多烟霾。风向以北风、东北风为主。温度,年际变化趋暖。冬季温度偏高,春夏有时偏低明显。年变化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春温高于秋温。夏季时低时高。冬季暖冬天气较多。日变化,受云量影响较大。晴天,夏日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至15时,冬日在13时至14时。日最低温度均出现在凌晨日出前后;阴天,多云时气温日变化复杂,无一定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