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yì sī bù gǒu
同义词 遇事不苟
近义词 小心谨慎、小心翼翼、不苟言笑
反义词 毛手毛脚 麻痹大意 粗枝大叶 蜻蜓点水 三心二意 粗心大意 马马虎虎
解 释苟:苟且。指做事马虎。
丝:计量单位。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放过。
丁传靖编《宋人逸事汇编》,卷八引《过庭录》:
韩魏公在相,为昼锦堂,欧公记之云:“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韩公得之爱赏。后数日,欧复遣介,别以本至,曰:“前有未是,可换此本。”韩再三玩之,无异前者,但于“仕宦”“富贵”下各添一“而”字,文义尤畅。前辈为文不易如此。
翻译:韩魏公做宰相的时候,曾经修了一座昼锦堂,欧阳修曾经作文记述它道:“做官直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衣锦还乡。”韩魏公得到这篇文章之后很是喜爱、欣赏。后来又过了几天,欧阳修又派人来,另送了一篇文章给韩魏公,说:“前面的那篇文章有不妥当的地方,您可以换这篇看。”韩魏公再三玩味新送来的这篇文章,与前一篇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在“仕宦”、“富贵”两个词下面各添加了一个“而”字,这样就使文章的意义更加的流畅。前辈高人作文章,其中的艰辛谨慎在这件事中可见一般啊。
出 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用 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指做事认真。
示例: 刘心武《班主任》:“连制服外套的风纪扣,也~地扣着。”
近义词:小心谨慎、小心翼翼、 反义词:粗枝大叶、马马虎虎
典 故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杀耕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
一天,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进相约去拜访高要县知县汤奉。汤知县置酒招待他们。席间有位老者给汤知县送来了他与其他几个信回教的人拼凑起来的五十斤牛肉。汤知县一向贪赃受贿,而且他也是信奉回教的人,但是上面有禁令,一时也不知该不该收下这份礼。于是问张静斋:“你是做过官的,有关禁止宰杀耕牛的事正该与你商量。刚才有几个信奉回教的人为了开禁,送来五十斤牛肉,请求我对他们稍微宽松些。你看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张静斋摇头道:“这千万使不得。你我都是做官的人,心中应当只有皇上,哪里顾得上信奉同一教的人?想起洪武年问的刘老先生(指刘伯温);洪武私访到他家,正巧江南张王(指张士诚)送来一个菜坛子。、当面打开一看,是一坛金子。皇上大为恼火,第二天就把刘老先生贬为青田县知县,后来又用毒药把他毒死了。
汤知县见张静斋说得头头是道,不由得不信,于是急忙请教该如何处置为好。张静斋说道:“世叔可在这件事大作文章。把那位老者抓起来,打他几十板子,再用一面大枷枷了,把送来的牛肉堆在大枷上面,并且在旁边出一张告示,说明他们大胆妄为,知法犯法。如上司知道你办事这样一丝不苟,那么你升官发财就指日可待了。” 汤知县听了,连连点头:“十分有理。”便照此办理了。
一丝不苟:形容做事非常认真仔细,把事情完全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