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溥杰的祖父为道光帝七子、咸丰帝之弟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伯父为光绪帝,父亲爱新觉罗载沣继承醇亲王爵位,后因辅政为摄政王。母亲是正白旗瓜尔佳氏荣禄之女。
溥杰有兄弟三人,姐妹七人。依次为溥仪(1906年生)、韫媖(1909年生,嫁郭布罗·润良)、韫和(1911年生,嫁郑广元)、韫颖(1913年生,嫁郭布罗·润麒)、韫娴(1914年生,嫁赵琪璠)、溥倛(1915年生,早夭)、韫馨(1917年生,嫁万嘉熙)、溥任(1918年生)、韫娱(1919年生,嫁王爱兰)、韫欢(1921年生,嫁乔宏治)。
杰幼年在醇王府作溥仪伴读,于1929年到日本东京学习院、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溥仪曾勒令其留下并与一满人女子结婚,但被日军发现并破坏),1935年回东北,在满洲国任军职(宫内府侍从武官)。

1945年8月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满洲国灭亡。溥杰与哥哥溥仪逃至沈阳打算改乘飞机前往

日本,在沈阳机场被苏联军队俘获,1950年8月被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羁押,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改造,到1960年11月获特赦释放(11月19日签署特赦令,11月28日执行)。之后与妻子重逢,并度过文化大革命。
1980年代后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1年11月28日获日本立命馆大学颁发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94年2月28日7时55分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死后骨灰一半葬于日本山口县下关市中山神社(嵯峨家的神社)的爱新觉罗分社内。另一半葬于北京.[1]
家庭溥杰1929年于日本留学,1937年与日本皇族亲戚、嵯峨家的女儿浩(婚后名爱新觉罗·浩)作权宜婚姻。两人婚姻圆满,

诞下两名女儿慧生、嫮生,长女慧生于1957年因恋爱问题在日本自杀。
1957年12月10日,长女慧生在日本伊豆半岛天城山去世,当时广泛报导慧生属为情自杀,然而实际为被杀。
次女嫮生现居于日本,并育有五名子女。
亲属
台湾学者金溥聪,本名爱新觉罗·溥聪,是溥杰的堂弟之一。
1945年8月8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重创日本关东军,随后,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溥仪被迫退位,满州国灭亡。溥杰与哥哥溥仪被苏军俘虏,押赴苏联,1950年遣返中国,受中国共产党再“教育”,到1960年获释。期间长女慧生于日本伊豆半岛的天城山自杀。之後与妻子重逢,并度过文化大革命,1994年在京逝世。
1960年溥杰第二批特赦,不久,妻子嵯峨浩从日本回到他身边夫妻团聚。溥杰先在景山公园工作一年,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曾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94年2月28日病逝,88岁。著有回忆录《溥杰自传》。

2003年,日本朝日电视台为纪念开台45周年,拍摄特备电视连续剧《流转的王妃·最后的皇弟》(-{流転の王妃?最后の皇弟}-),把战事当作背景,描绘溥杰与夫人之间的感情。溥杰、浩分别由竹野内丰及常盘贵子饰演。

溥杰故居位于护国寺街52号是一座小四合院。从外观上看,临街的门楼很一般。它原是清醇亲王载沣的产业,后作为遗产分到了溥杰名下。作为战犯,溥杰1960年得到特赦,从抚顺回到北京。
不久,其妻嵯峨浩从日本回到中国,相隔16年后家人团聚,并住进了护国寺街52号(这之前小院被一家工厂占用)。
1987年嵯峨浩在京病逝。晚年的溥杰先生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他在护国寺家居小院的南房(会客室)里接待来访的中外客人;在小院的北房(卧室及书房)中著书写字。溥老的字体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