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视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窥视者,英译Voyeur

(这里要小小说明下的是,因Voyeur兼有“窥视”和“窥淫”的意思,故而西方传播学中一般用这个词来代“窥视者”一词)

窥视者从传播范畴释义的话,即从某个隐藏或隐秘位置看到特别景象的人或角色。。。

窥视者最初是指某些不经许可而观看他人性行为者,这是“窥视者汤姆”(一个英国传说中的人物,我列在其它词条详解)这一概念的意思。但近年来针对媒介受众的讨论,页设计窥视者问题,其中特别涉及那些观看银幕与荧屏上的演员的受众(这里和收听广播或阅读书刊的旁观者不同,因为观看人们身体是基本的前提)。。

这一窥视者的身份可同社会情境中的旁观者进行有效的比对,旁观者是公开现身的,他们所看到的行为也是公共性的,而窥视者则深入一种基本属于私人的世界。这种深入通常产生危险知识,而这种知识一旦公开将导致当事人身败名裂---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通奸男女的蝇营狗苟。然而,要留意的是,在受众的窥视中还有其他问题—比如,以间谍场景为例,窥视者的位置实际上包括在叙事结构中,观看者窥视着间谍(spies on the spy)。。

或者咱可以换个范畴来理解这个词条,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对窥视者进行解释的学者往往着迷于挖掘某人早年可能遇见的痛苦场景,比如婴儿目睹……

对我们来说,或许更富有意义的是思考雅格布森的提示,即成人的性行为世界深藏於锁闭的门后,由此不可避免的产生有关他人性能力与性欲的深层好奇,如此吸引观看者的场景“吸引力”无论由何形成,至少窥视者的凝视中有两层含义:

一, 是某种鬼鬼祟祟的位置。(因为这个场景属于私人,而你本不应该在场)

二, 是某种权力的位置(摄像机的神奇在于它蔑视自然的法律,它所展现的东西一旦公开就将损害当事人)

有趣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窥视着作为当事人被包括在实际场景之中,那么他们总被描绘为极端分子(即extremes)--比如作为有罪的弄臣,像是《哈姆雷特》里的伯格涅斯;或是作为超人,就是詹姆斯-邦德云云。。。

由于摄像机镜头无所不看的特征,窥视者最终就意味着无所不能。尽管我们在观看媒介产品时很少想到它,但镜头穿墙越户,对准人们而不必担心被发觉(即便被发觉,那么被镜头所惊骇的实际上实验员,而这常常是问题所在。

这样吧,以Dervin同学对希区柯克的《Psycho》分析为例:

摄像机拍下一位正在偷钱与私通的美丽女子,但开始我们是透过一扇窗户头看进去的,然后不知怎么的就进了卧室。。。这并没有破坏这段情节的可信性,也没有影响我们对这个场景的注意力,然而,最终它透露给我们一位女角的秘密信息,按这部影片的表述她在道德上是可疑的,也许正是由于我们在过去的媒介产品中形成的条件反射,但我们现在期待她受到惩罚……注意到这一点就使我们很容易对窥视者这个概念有了另一层理解,这时观看者所了解的秘密信息不仅涉及过去而且关乎未来。知道或者至少怀疑人们身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当然就进入一种有权有势的位置。

而高明的导演往往一方面会让你觉得已经知道,另一方面又会在片尾陡然逆转,使你的得意落空。通过这种窥视式探险的风格,观看者享受着猜测复猜测的快感----也因它涉及到了神秘、谜团和叙事的秘密。。。。

这样综合起来理解这个词条就很容易了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