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种中文名:滨柃

种拉丁名:Eurya emarginata (Thunb.) Makino

种别名 :凹叶柃木

科中文名:山茶科

科拉丁名:Theaceae

属中文名:柃木属

属拉丁名:Eurya

国内分布:产于浙江沿海(普陀山、象山、椒江、洞山、平阳、温州)、福建沿海(川石、连江、福清、长乐、平沄、南日、惠安、厦门、东山(及台湾(台北、台东、花莲、屏东)等地。

命名来源:[mus, bot. Lugd. – bat. 2: 108. 1856]

中国植物志:50(1):116

形状特征:属于阳性灌木,树高1~2米,嫩枝圆柱形,密被短柔毛。叶厚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野外多生于基岩海岸的岩石缝、崖壁,少数生于面海山坡的灌草丛中、阔叶林或松林下。由于其生境多为海边石缝中或海边山坡,因而该树种极耐瘠薄、干旱,抗风性强,并耐一定的盐碱。树冠紧密,自然状态下树冠多平展,树姿优美,叶细密、墨绿色,有光泽,为优良的色块拼图植物之一,又可作盆栽、盆景观赏,更适合沿海地区绿化。

发展前景:在国内,滨柃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属于近年新开发的野生观赏植物,目前还处于种苗繁育阶段,仅有舟山的少量种苗供应市场,但由于尚未能有大量工程苗供园林应用,远远不能满足苗圃和园林工程应用的需求。伴随滨海园林工程的增多,众多园林设计师纷纷把目光投向滨柃这一新兴特色树种,因此其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发展与推广潜力极其巨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