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钟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钟鸣地处皖江南畔,铜陵的东部,东南与芜湖、繁昌、南陵交界,北面与无为县隔江而望,总面积154平方公里,辖24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4.7万人。全镇地域广袤,物藏丰富,是铜陵八宝盛产之地。近年来,随着沿江快道、沿江高速、铜南公路、铜宣高速等国家重要交通干线的建成,钟鸣区位优势日益显观。

钟 鸣物华天宝,人文荟萃,自古以“击钟而鸣,百里有声”而得其名。唐宋时此地便是商贾云集,市贸繁荣,素有“九井十三街”著称。古镇历史载有千年,至今“老 街遗韵”古风犹存,历史人文源远流长。境内清凉寺、西明寺梵刹钟声、佛历久远。其“出木井”、“叶金佛”、“九郎庙”、“姑嫂石”传说神奇遗趣。北宋林学 家陈翥墓园和育桐著书址,早年被安徽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陵县志》曰:其公(陈翥)常以“召山叟、让场师”,垦山数亩,“几数百株”,撰著了历史 上最早的一部《桐谱》。

钟 鸣自然神秀,山水旖旎,以狮子山、马仁山、水龙山、牡丹山、金山等奇丽风光,构成铜陵东部生态旅游的重要部分。尤其金榔区域生态环境宜人,自然资源丰富奇 特,其千年紫藤、公孙神韵、桂花王、杉木王等景观誉传皖江。这里的古木、秀水、林幽、洞奥宛若置身于独具江南魅力的“世外桃源”。

钟 鸣不仅以奇山秀水著称,还是一方红色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新四军三支队曾进驻本镇,谭震林、项英等重要人物曾在此活动。“皖南行政专员公署”、“大江银 行”等一批抗战机构,曾驻落于本域内。三条冲里流传的许多“猎户队”英勇抗战故事,为钟鸣这片神圣土地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

近 年来,钟鸣镇立足于资源和区位优势,强抓机遇,坚持以人为本,牢树科学发展观,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构建自然和谐的目标,强化实施“工业强镇”、“旅游兴 镇”、“商贸富镇”的战略,大力创办纺织、服装、电子、铸造四大支柱产业,着力开发狮子山、水龙山、牡丹山、太阳冲等景区的“农家乐”旅游,全力支持集镇 商贸和个私经济的壮大,使之全镇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社会欣欣向荣,经济总量与日俱增,基础建设日臻完善。1994年被列为全国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6年列为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1999年列为安徽省中心建制镇。

有诗赞曰:钟鸣音杨彻云衢,引凤来仪献妙舞,呦呦声赞八宝地,踏遍江南此地殊。钟鸣这座风云聚散的古镇,跨越千年沧桑,在物换星移的今天,世纪洪钟被改革击鸣,他正以一飒古老沉稳、年青焕发的风姿,敞开魅力胸襟,拥抱世纪明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