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南县,所属福建省宁德市辖区,位于闽东北交界处,南接古田县,西与建瓯市相邻,东接宁德市,周宁县,东北与政和县相邻,全县土地面积1491平方公里,辖区4镇7乡151个村委会以及七个城区社区居委会,全县总人口约19万,境内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
屏南是福建省既定的26个重点侨乡之一,海外各国包括港澳台约有8万华人华侨,其中以旅居东南亚的为主(占90%)。
全县平均海拔830米,是福建省地势最高县份之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季昼夜温差大具有明显的高山气候特点。主要河流有古田溪上游柏源溪,霍童溪上游叉溪,年平均气温15.4℃,无霜期250天。现有林地面积151万亩,其中竹林面积近16万亩,毛竹1546.3万根,森林蓄积量3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5.6%,绿化程度达91.1%,为福建省重点林区县,主要农副产品有无核柿、甘薯、大豆、油菜籽、松脂、笋干、香菇、草菇、金针菇、木耳、茶叶(其中黛春茶为上品),梨、柑橘、葡萄、猕猴桃,牡丹、杜鹃、四季兰传统名产红曲。
屏南是鸳鸯的故乡,屏山毓秀,汾水钟灵,奇山秀水孕育出绿色景区,境内名闻遐迩的鸳鸯溪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后起之秀,它融溪、峰、岩、瀑、洞、湖等山水景观为一体,景区面积78.8平方公里,分白水洋、宜洋、太堡楼、刘公岩、鸳鸯湖五大景区,有白水洋水上广场、百丈水帘洞、鼎潭仙宴谷、如来观音同驾雾等奇观。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唯一的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每年有数千对鸳鸯来此越冬,生息在保护区内的还有猕猴、草鹗、金钱豹、苏门羚、蟒蛇、穿山甲、白鹇等 20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 岭下乡上楼村东南山上,生长着有植物活化石之誉的水松,仅留存于我国,国家一级珍贵树种,上楼水松林是至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原生天然水松林,被誉为珍稀的植物活化石。
境内现存古代廊桥56座,其中木拱廊桥13座,是全国现存木拱廊桥最多的县份之一,万安桥是现存全国最长(98.2米)的木拱

廊桥,千乘桥、龙井桥和溪坪桥还被载入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广福桥、广利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千乘桥、万安桥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屏南的四平戏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有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北路戏、平讲戏等丰富的剧种,被誉为“戏剧之乡”;屏南武术运动源远流长,这里自古以来盛行武术运动,以武术强身健体,除暴安良,涌现出许多优秀人才。在明清时期就出过武举以上的名流14人,如出生在甘棠乡小梨洋村的清朝名将甘国宝,曾任九门提督(从一品)、钦赐荣禄大夫、台湾总兵等职;民间习武之风盛行,也因此被誉为“武术之乡”。屏南白水洋在线 http://www.onlinebsy.com/
白水洋景点介绍

白水洋是鸳鸯溪五大景区中最具特色的天然景观,平坦的岩石河床一石而就,净无沙砾,登高俯瞰,其形状犹如一丘刚刚耙平的巨大农田,平展展的铺呈在崇山峻岭之中。三大浅水广场中,最大的达4万平方米,最宽处182米,河床布水均匀,水深没踝。阳光下,洋面波光粼粼,一片白炽,故称之为白水洋。
白水洋的三大浅水广场经国家建设部论证,系目前世界已发现最大的稀有浅水广场。经地质专家初步考证为火山熔岩,由于地壳运动,部分地段有花岗岩侵入,河床底部岩石在水流的长期冲刷下,形成了今天这种奇特的地质景观。白水洋的地质地貌虽不复杂,但形成这种地貌的原因,至今尚无一种科学而准确的说法,故被称之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省委卢书记来屏考察时,曾指示我们要请专家前来做进一步的考证,赋予白水洋以更深、更丰富的科技和文化内涵。
秀美的山水必然流传着许多美好的神话传说。白水洋的民间传说有趣、独特而颇具本地风光,传说当年程惠泽因误吞龙珠化龙时,为三峰村开辟了三百丘农田,当他腾空而起,准备飞往东海时,想多为农乡做点事,由于时间伧促,他只好施展神威,摆动龙尾,在崇山峻岭中横扫出一方农田,这方良田使这一带的百姓安居乐业。不料早已垂涎这方沃土的恶霸郭某借口这一带的山地原是他家的,就勾结县官,要霸占这块土地。 这事恰巧被居住在下游水濂洞中修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知道了,就在一夜之间,用了移山倒海的手法,把所有的田地都搬到水濂洞附近的山中,在此形成一处新的村庄,被当地群从称之为宜洋(移洋),从那时起,这里就剩下一块光洁的石床,正所谓:民间神话久传留,惠泽扬威造大丘,大圣为民移土去,唯留巨石伴清流。
[五老峰]浏览白水洋,必先登五老峰,在峰上凭高储瞰,白水洋一览无余。五老峰山形秀丽,坐落在白水洋边上,其前方的小平台人称棋盘顶,传说当年有五位神仙在棋盘顶上,面对棋局冥思苦想,过百代而忘却自身,专注凝神而化为五老峰。
[岩后村] 岩后村是红旗不倒的革命基点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飞曾在这一带打游击,该村曾被国民党军队烧光三次,解放后才由人民政府帮助重建,现在村中还保留几座当时被群众称为“洋楼”的房子。
[白水洋•百米冲浪滑道]白水洋的中洋最为壮观,有些节理较发育的岩石因比较疏松,在水流的冲刷下不断脱落,形成一个个“天然浴缸”,赤足走在白水洋上,感受水流的细腻轻抚,正应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上的理念思想。
白水洋号称万米水上广场,十里水街,每年盛夏都要在此举办水上运动会,运动项目有水上舞龙、鸳鸯板竞走、水上拨河、跆拳道表演和百米赛跑等。 中洋的百米冲浪滑道,长近百米,宽60多米,旅客只要仰面躺在滑道上,就可凭借溪水的冲力向下游滑去,即刺激又没有危险。
[燕潭]有《秋江曲》一首:“早看鸳鸯飞,暮看鸳鸯宿。鸳鸯有时飞,鸳鸯有时宿。”后杜牧又道:“ 尽日无人看微雨, 鸳鸯相对浴红衣”,当你身临燕潭,正是此情此景,碧波荡漾,清幽妍丽,令人印象深刻。此处也是一个天然游泳池,但因潭中有旋涡,下水要注意安全。
[下洋]白水洋的下洋波平如镜,由于河床深浅不一,在日光的折射下,如同多棱的水晶,再加上两岸绿树掩映,整个下洋五光十色,故又称“五彩洋”。
[纱帽岩]五彩洋的中央,有一突出的石笋,从上方看,很象一顶明代的乌纱帽,故称“纱帽岩”。纱帽岩形随步换之下,从左侧往上看去,其形如一只巨龟,背上驮着一堆宝物,人称“金龟驮宝”,总体看,又似一鼓满的风帆,又称“一帆风顺”,因此,该景点又有一个十分吉利的名字——“金龟驮宝,一帆风顺”。

[鸯溪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县东北部, 鸳鸯溪长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静而清净,是鸳鸯栖息的好地方。每年秋季有数百上千对鸳鸯从北方飞来越冬,使这一带溪流早在清代前就发现鸳鸯,故屏南有“鸳鸯之乡”之美誉。 鸳鸯湖游览区位于双溪镇,以湖光、小岛、鸳鸯、野鸭群及四季杜鹃花和寺庙、古塔等组成鸳鸯溪共分白水洋、鸳鸯溪、叉溪、水竹洋──考溪、鸳鸯湖等5个游览区。 白水洋游览区在鸳鸯溪上游,为鸳鸯溪四大景观之一,除溪流两岸的大小飞瀑和岩洞之外,最使人称绝的为“十里水街”,它是由三块平坦的巨石铺于水底而成,人行其上,水恰淹脚背,波光潋滟,一片白炽,是难得的“亲水天堂”。 鸳鸯溪游览区,该游览区为鸳鸯溪的中心景区,它以野生动物鸳鸯、猕猴和稀有植物为特色,融溪、瀑、峰、岩、洞、潭、雾等山水景观为一体,成为不可多得的综合性游览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百丈祭水濂洞”,它已列为全国五大水濂洞之首。叉溪游览区位于鸳鸯溪下游,它以数千亩原始次森林为主,辅以丰富多彩的河谷景观,主要景点是可与“百丈祭水濂洞”相媲美的“百丈祭”。 水竹洋──考溪游览区位于叉溪游览区西面,它以险峰、幽谷和黄山松为主要特色。
屏南是块绿色的宝地,境内林海苍莽,溪流纵横,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全县森林面积151万亩,森林覆盖率67.6%,木材蓄积量350万立方米,毛竹面积6万亩,拥有连片牧草山6万多亩,草质优良。其中仙山牧场面积3万多亩,属高山稀林草场,被专家誉为"北方没有,南方少有"的天然牧场。境内河流密布,水流湍急,比降大,水电蕴藏量达40万千瓦,被列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 屏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交通便捷,203省道穿境而过,全县乡乡通柏油公路;通讯发达,已开通万门程控电话,县乡村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电力充足,本地电网与省电网并联,装机总容量8万千瓦;现有水厂2座,日供水达1.6万吨,投资环境日益优越。
屏南是"中国夏香菇之乡",夏香菇香飘四海,近年,屏南的茶业、夏香菇、反季节蔬菜、水果、花卉等生产发展迅速。全县共种植夏香菇3000万袋,花菇5000万袋,反季节蔬菜5000多亩,油柰、无核柿、锥粟10万多亩。现有大小香菇保鲜厂300多家,年产保鲜香菇6000多吨,创汇1200万美元,屏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保鲜基地,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此外,该县特产龙潭庶民酒,选用优质糯米,以民间传统工艺精酿而成,具有温阳固卫、滋肾补血、强身健体之功效,及鹫红工夫红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白水洋特色产品-鹫红工夫红茶鹫红工夫主产于闽东,以屏南县为主,霍童溪和富洋溪上游,平均海拔830米,周边地区所产红毛茶,亦有部份集中屏南加工。鹫红工夫茶出自于福建省屏南的本地菜茶,产茶区位于福建鹫峰山脉中段,莽莽鹫峰山,潺潺鸳鸯溪,山岭重叠,丘陵起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地势高峻,树木苍青,雨量充沛,土质深厚肥沃,春夏之际,云凝深谷,雾锁高岗,具有明显的高山气候特点,造成鹫红工夫优良的自然品质,以白水岩野生大苦茶为鹫红之珍品。
1、鹫红工夫茶系采用本地菜茶制成,是闽红工夫红茶的上品,外形条索紧结,色泽乌润,内质汤色金黄明亮通透,高茶黄素美称,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红匀,系有分为白水洋鹫红,鸳鸯溪鹫红,髻红、黑美人为最佳。
2、本地野生苦茶系采用本地早期遗留茶种制成,嫩叶细嚼,味苦略带凉,滋味鲜浓,回味甘爽,是屏南茶中最独特之处,与其它品种茶的区别所在,其条索细紧长,色泽乌黑油亮,独特的香气,耐泡持久,茶汤净显橙黄色,味醇浓列,霸气足,口齿留香,叶底红匀,是茶中最独特的品种,因茶种移植困难,其茶产量不高,此种茶属白水岩茶的上等品。
鹫红工夫以菜茶为主,产量足,以高海拔地势特点及完美的生态环境为种植主体,采用有机化管理,再采用特殊制茶工艺,其使鹫红工夫体态匀称,香味俱佳,茶味浓之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