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又叫劳动经济,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
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很低。对于大多数资源来说,短缺问题并不突出。例如,直至19世界人们还认为森林是砍伐不尽的。因此,在这一时期,劳动力是主要的争夺对象。有了劳动力就能开发资源,发展经济,获得财富。古代许多战争的目的就是掠夺劳动力——人口,而西方贩卖奴隶的活动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从政治制度来看,集中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的中国和法国曾分别是亚、欧大陆上劳动力经济作为发达的国家。
农业经济一直持续了几千年。在这一经济阶段中,人们采用的是原始技术,使用的是犁、锄、刀、斧等手工生产工具和马车、木船等交通运输工具,主要从事第一生产——农业,辅以手工业。在这几千年中,尽管科学技术有所发展 ,生产工具不断改进,但在工业革命之前,这种生产格局没有改变。这时的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体力。因为从总体来看,人的智力方面的差别不太大。据统计,在低机械程度条件下,劳动者的体力支出和智力支出之比是9:1。
同样,土地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它也成为争夺的对象。从最初来看,水美田肥的地方就成为经济发达的地方,所以就有了经济发达之后的诸多文明之地:如印度河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黄河流域等。就整个世界而言,生产的分配主要是按劳动力资源的占有或通过体地占有的劳动力资源来进行的。
在农业经济阶段 ,广大人民的生活十分贫苦,缺衣少食比较普遍,不能抵御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危机。教育很不普及,文盲占大多数,人才难以流动和发挥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
1、进一步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的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的精神;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经济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能用一门外语和借助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了解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的发展动态;能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专门的经济管理工作。
3、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2、企业管理。
3、金融学。
4、农村发展。
5、会计学。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36分(不含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课程分专业学位课、指定选修课和方向选修课三种。(见附表)
五、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
2、思想品德:充分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定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全面考核鉴定。入学一年半后,进行一次中期考核,考核通过方能继续学习。
3、课程学习:学生必须修完规定的学位课,并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研究领域,选修相关的其他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
4、科研工作:参加科研工作是培养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础。学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各项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并至少在学报级刊物上发表篇1—2学术论文。
5、学生应坚持体育锻炼,参加文娱活动,不断增强体质。
六、实践教育
1、教学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教学能力,应组织学生学习教学法,参加大学本科(或专科)的部分教学工作,如讲授部分章节、指导实习、批发作业、辅导课堂讨论等。总工作量以100—200学时为宜,其中讲课不少于10学时,经考核合格者计学分。
2、社会实践: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利用寒暑假参加不少于三周的社会实践,并写出实践报告。由或导师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者计3学分。没有参加社会初中或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3、生产实践: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根据专业特点进行生产实践。本专业学生的生产实践可结合科研工作进行。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面。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一般于第二学期末提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该计划包括论文开题报告的安排、进行方式、论文工作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和完成期限等。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细致地进行社
会调查,获取翔实可行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概括、研究撰写有一定新见解、新内容,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导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位论文工作全过程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