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羞耻从心理学上说,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和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公开的情境会易化羞耻感,所以减少羞耻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让自己远离他人。人们也可以通过积极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羞耻感。

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过少或者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

羞愧耻辱。《史记·律书》:“会 吕氏 之乱,功臣宗室共不羞耻。” 宋 欧阳修 《与高司谏书》:“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怕他羞耻,也自去了。”

耳环也叫“羞耻”,古时候左耳环叫“羞”右耳环叫“耻”,耳环是用来规范女子走路姿势的。

羞耻.影视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

主演:

莉芙·厄尔曼 Liv Ullmann

马克斯·冯·西多 Max von Sydow

类型:剧情 / 战争

更多外文片名:

Shame

片长:103 min

国家/地区:瑞典

对白语言:瑞典语

发行公司:Lopert Pictures Corporation

上映日期:1968年9月29日 瑞典

剧情梗概:杨和伊娃是一对音乐家夫妻,因为逃避大陆上的内战而隐居于一小岛,以种水果维生。后来小岛亦被军队占领,游击队亦与之抗衡。杨的好友雅可比救了他,但雅可却与伊娃上了床。

杨和伊娃是一对音乐家夫妻,因为逃避大陆上的内战而隐居于一小岛,以种水果维生。后来小岛亦被军队占领,游击队亦与之抗衡。杨的好友雅可比救了他,但雅可比却与伊娃上了床,结果杨偷了他的钱作为报复。之后,夫妻俩乘小船逃走,驶向未知的地方,他们的前途也是未知的。

羞耻.小说书 名: 羞耻

作者:(英)萨尔曼•拉什迪(SalmanRushdie)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214056085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元

内容简介

《羞耻》于1983年出版。小说明显地影射了巴基斯坦动荡不安的近代史。书中人物影射两位主要政治人物:布托及齐亚哈克。这是一部充满讽刺、揶揄与怪诞的小说。

作者以复杂的人物与虚实交错的情节,铺陈了一部似真似假的历史闹剧。故事环绕哈拉帕及海德两个家族的恩怨情仇展开:伊斯坎德•哈拉帕40岁时,放弃荒淫生活,成为“不完全的”巴基斯坦的平民总理。拉查•海德,军人,受伊斯坎德提携成为高级将领。伊斯坎德相信他不会制造麻烦,后来却在一场政变中被海德推翻。为报复伊斯坎德对他的羞辱,海德把伊斯坎德处死。

奥马尔•沙克尔是书中另一主要人物,是环绕着“权力中心”的边缘人物。他出生离奇,由3位姐妹共生,由这3个母亲共养,自小住在门禁森严的沙克尔大屋里。后来他逃离大屋,日后成为杰出医生,但也放荡不羁,不知羞耻。他起初是伊斯坎德的跟班,一起过着淫乱的生活,后来成为海德的女婿,政变失败后被处死。

小说围绕“非理性的宗教和政治暴力是导致社会的羞耻以及无耻的根源”这一主题展开,巧妙地结合了历史、艺术、语言、政治及宗教,描写一个现代国家的创建及其失败的过程。笔触轻快而又稳健,深入人与非人的领域,探索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疯狂、纯真与残酷;文体雄辩而又繁复,写出了一则充满野心、饱含讽刺的现代寓言,令人感到可笑的同时也感到恐怖。

本书曾获法国年度最佳外语书籍奖。编辑推荐

三获布克文学奖、囊括欧美三十余项文学大奖。

大陆首次引进,莫言、余华等中国著名作家权威审定并倾力推荐!

史上身价最昂贵的作家,他曾被迫十余载潜隐,处处躲避追杀。

世界许多出版人以生命做代价出版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因独特的叙事技巧及虚构方式博得一致好评。

世界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当代英国文坛上的领军人物,被誉为是“后殖民”文学的“教父”,又有人把他和奈保尔与石黑一雄并称是英国文坛上的“移民三大家”。

世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一些人将他奉为“文学天才”,认为他构筑了一个庞大、复杂、肉感、色彩鲜艳的文学世界;他以生命的代价(自己的或无辜他人的),将人性中的善恶美丑展现在世人面前。另一些人则骂他是“肆无忌惮的聪明和没心没肺的恶搞”,“文痞和走狗”,“亵渎圣灵,应该处死”。

时至今日,他依然活着。但曾经有很多人为了使他的作品在一个个国家问世,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就是:萨尔曼·拉什迪,欢迎他光临中国。作者简介

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于1947年生于印度孟买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祖父是一位乌尔都语诗人,父亲则是剑桥大学商业系的毕业生。14岁时,他被送到英国的格拉比学校读书。1964年他的父亲搬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居住,那时候正值印巴战争。拉什迪继续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求学,攻读历史。 复杂的宗教、文化和社会背景,注定了他对“历史”、“政治”、“流亡”、“移民”、“混杂”、“文化翻译”、“边缘写作”等问题的热切关注。 1981年,文学天赋不同凡响的他凭借第二部小说《午夜之子》获得了当年英国文坛最高奖项“布克奖”,却因作品触怒了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而被印度当局禁止在国内发行。此后,其小说《羞耻》又因中伤巴基斯坦前总统齐亚•哈克以及著名的布托家族,而导致该书不仅在巴基斯坦遭禁,他本人也被指控犯有诽谤罪。 1988年,拉什迪的小说《撒旦诗篇》出版,立即引起巨大争议,于作者本人也是毁誉参半。故事源于一个传说,撒旦在伊斯兰教圣典《古兰经》中加入自己的诗文。当天使透露有些经文有问题时,老先知穆罕默德就删除了那些有问题的经文。小说中,主人公吉百利和萨拉丁两人从一场空难事故中奇迹般幸存,并且获得了神圣和邪恶的力量。作品描写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穿插了对伊斯兰教和穆罕默德的不敬内容。伊斯兰教基要主义者领袖抨击它为渎神之作。1989年,伊朗原宗教及政治领袖阿亚图拉•鲁霍拉赫•霍梅尼宣布判处拉什迪死刑,并号召教徒对其采取暗杀行动。迫使拉什迪潜藏多年,过着有警方保护的“地下生活”,每年的保护费高达160万美元,1998年,伊朗政府宣布不会支持对拉什迪的死刑判决后,拉什迪终于获得了自由。联动文库即将推出拉什迪以下作品: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午夜之子》、《佛罗伦萨妖女》、《格林姆斯》、《哈伦与故事海》、《东方,西方》、《她脚下的大地》、《愤怒》、《小丑沙利马》、《想象的家园》、《越界:非小说文集1992-2002》。图书目录

第一部逃离母国

第一章升降机

第二章鞋项圈

第三章融化的冰

第二部决斗者

第四章幕后

第五章搞错的奇迹

第六章决斗

第三部羞耻、好消息和处女

第七章脸红

第八章美女与野兽

第四部十五世纪

第九章亚历山大大帝

第十章戴面纱的女人

第十一章一个被绞死的男人的独白

第十二章稳定

第五部审判日[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