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食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伤食泻,病证名。因饮食过多,损伤脾胃所致泄泻。又称食泻、食泄、积泻、食积泻、胃泻。《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证见饱闷恶食,嗳腐吞酸,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泻下不畅,粘而秽臭,苔腻,脉滑或弦紧。治宜消食和中,用保和丸、枳术丸、治中汤等方。挟寒者宜温,用红丸子、小七香丸等;形症俱实宜下者,用感应丸、煮黄丸。挟热者宜清,用栀连平胃散;宜下者,用大承气汤。小儿泄泻证型之一。症见腹胀、腹痛,口臭纳呆,大便腐臭或酸臭,状如败卵,挟有不消化乳食,次数增多,泻前哭闹不安,伴恶心呕吐。小儿脾胃娇嫩,乳食过量,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所致。治宜消食导滞,用保和丸加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