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羊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青瓷羊

制造年代:三国

材料:瓷土

规格: 长30.5厘米,高25厘米

收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

介绍

此青瓷羊所使用的胎土的原料为石英、长石和高岭土,并以高岭土为主,其中二氧化硅的成分达77%以上,十分适合还原焰条件下的烧制。此青瓷羊所使用的青釉,是一种含有石灰石的釉质,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钙,由于早期青瓷皆为石灰釉,所以在这种条件下烧成的青釉,匀净无瑕,成为青釉的先驱。

这件青瓷羊的造型十分美观,整体作卧伏状,身躯肥壮,昂首张口,似正在咩咩而鸣,全身装饰划纹、圆点纹,卷曲纹。羊头上布有一个圆孔,可以插蜡烛。从实物的形态看,因东汉已出现了蜡烛,而此类羊、狮等器其背部或头部有孔的皆为烛台。由于时代久远,此类器物多为墓葬出土,因此它亦被看作是一种随葬器。

由于青瓷羊的工艺精湛,从民国时期至现在都有仿制品的出现。民国时的仿品釉色泛黄,羊的形体也不如该羊丰满,羊身即没有刻划纹饰,头部和背部亦没有蜡烛的插孔。此时的仿制品只是一种雕塑品,也没有其它的功能。现代的仿品由于采用石灰碱釉的配方,釉较厚,很少有石灰釉的玻璃质感。造型虽有相似之处,但全然没有早期青瓷羊的神韵。

三国吴(公元222年-280年)

高24.9厘米 长31.7厘米 宽15.5厘米

1958年江苏省南京北京路出土

青瓷是魏晋之际生活中的重要元素,淡雅的光泽中透射出魏晋的飘逸风流。浙江上虞等地,是我国青瓷的重要发源地。而江浙一带,是传统意义上的吴地。三国时期,东吴就建都于南京,这也正是这件青瓷羊的出土地点。

中国古代“羊”与“祥”相通。古人还将羊看成知礼、有德、孝顺的化身。跪伏的羊,更是温顺谦卑的象征,最符合中国人将道德与审美合一的思想观念。这件青瓷羊顶上开一小孔,多数学者认为它是插放蜡烛所用,是一件非常精美的烛台艺术品。烛由火把演变而来,内部灌注蜜腊、油脂的蜡烛一直是古人重要的照明工具。这件羊形青瓷釉色饱满、造型生动,是青瓷中的精品。它带来光明与吉祥,陪伴人们驱走黑暗,度过漫漫长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