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绪年间民间艺人. 他重新发现并整理了自汉代以来已经失传的"烙画"技艺. 正由于他的功绩, 烙画艺术才能劫后重生. 并且重新发展起来.
厦门书画院画家(1960.6—)北京人。中国美协会员,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厦门书画院画家。擅长中国画、插图。1976年高中毕业后赴陇南山区插队,1977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198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进甘肃日报任美术编辑,1994年调入厦门。
1984—2004作品连续参加五届全国美展。
1984年连环画《军长之路》(合作)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5年《蛇王洞》获甘肃首届连环画评奖”绘画一等奖
1989年插图《风雨草地边》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甘肃省美展”一等奖
1990年应邀赴京在中国画研究院画廊举办《国画五人小品展》
1991年由甘肃省美协,省青联等主办《赵星中国画展》
1994年《花季》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8年随厦门美术代表团出访日本举办《厦门美术展》
1998年由甘肃省美协,甘肃日报社主办《赵星国画展》
1999年《情暖雪域》入选福建省第三届书画节金奖
1999午《情暖雪域》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1999年《石头城》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2000年《高原升明月》获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
2000年赴新加坡举办《赵星水墨画展》
2004年《海峡西岸的眺望》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5年入选《中国美术出版社提名中青年画家50人》巡回展及大型画册(中国美术出版社)。
插图《麦客》入选全国文学插图作品展。
2006年《人间天堂》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写意人物》入选由中国美协国画艺术委员会等主办的“中国画名家精品展”,他被近30家专业美术出版社推荐提名为“100位最具影响力的国画家”。今年《玛曲之春》参加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等单位在中国美术馆主办的“非常写意”当代名家条幅邀请展。
赵 星男,1939年11月生,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伊克昭盟文艺创作研究所国家一级作曲家。毕生精力献身于蒙古族音乐事业。搜集整理出版《鄂尔多斯民间歌曲选》蒙、汉文本五部。出版民族音乐理论研究专著《鄂尔多斯民间音乐简述》、《蛮汉调研究》、《民族音乐艺术论》。创作和出版大型音乐作品有,大型交响合唱《独贵龙的火炬》民族音诗《E羽调成吉思汗陵祭随想曲》。管弦乐曲《鄂尔多斯印象》、《高原古刹》、《“九龙”畅想曲》、《除夕之夜》、《河套古韵幻想曲》。笛子协奏曲《四公主》、中胡协奏曲《马头琴的传说》、民族声乐协奏曲《走西口》。器乐曲《欢乐的那达慕》、《敕勒川风光》、《丰收的喜悦》、《马背上的歌》等。论文《试谈孔子及儒家思想对蒙古族民间音乐之影响》等数十篇。发表歌曲几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