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颖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异颖草

种中文名:异颖草

种拉丁名:Anisachne gracilis Keng

种别名 :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约25厘米,无毛。叶鞘无毛,顶生叶鞘长6—7厘米;叶舌膜质,先端截平或钝圆,长0.5—1毫米;叶片扁平,无毛,长2.5—8,5厘米,宽0.8—1.5厘米。圆锥花序,基部常为顶生叶鞘所包;小穗含1花,脱节于颖之上,小穗轴延伸于小花之后,疏生柔毛;颖不等长,第一颖较短,具一脉,第二颖基部具3脉,先端锐尖或稍钝;外稃长于颖片,具不明显的5脉,无芒,基盘被柔毛,毛长为稃体的1/3,内稃长约为外稃的1/2;花药长约o.8毫米。花期7月。单种属。

地理分布:贵州:毕节。云南:宾川、姚安。地图229.

生 境:生于酸性的砂壤土。海拔1400—2500米。

属中文名:异颖草属

属拉丁名:Anisachne

本属特征:多年生草本,高约25厘米,无毛。叶鞘无毛,顶生叶鞘长6—7厘米;叶舌膜质,先端截平或钝圆,长0.5—1毫米;叶片扁平,无毛,长2.5—8,5厘米,宽0.8—1.5厘米。圆锥花序,基部常为顶生叶鞘所包;小穗含1花,脱节于颖之上,小穗轴延伸于小花之后,疏生柔毛;颖不等长,第一颖较短,具一脉,第二颖基部具3脉,先端锐尖或稍钝;外稃长于颖片,具不明显的5脉,无芒,基盘被柔毛,毛长为稃体的1/3,内稃长约为外稃的1/2;花药长约o.8毫米。花期7月。单种属。

本属花粉形态:花粉球形或近球形,常褶皱,直径为(27.8一)31.2(一33.9)微米。远极单孔,孔圆形或近圆形,直径为2.6—3.5微米,具孔环和孔盖;孔环稍突出,较扁平,宽度为3.5—4.4微米;孔盖经醋酸酐分解后常脱落。外壁厚度约1.7微米,分层不清楚 (LM),小刺状纹饰。小刺顶端尖,基部宽,图229.2.

本属生境:生于酸性的砂壤土。海拔1400—2500米。

本属分布:贵州:毕节。云南:宾川、姚安。地图229.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本科概述:该科为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约有660属,9000种,广布于全世界。我国约有230属,1500种,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15属为我国特有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