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集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伤寒论注十人书》系列之《伤寒论集注》

• 作 者:〔清〕张隐庵注释,高士宗纂集,张金鑫校注

• 责任编辑:陈辉,付国英

• 出版时间:2009-10

• 开本:32

• 页数:279

• 版次:1/1

• 印数:3000

• ISBN :978-7-5077-3334-1

• 定价:18.00元

•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内容简介:

《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千百年来研习者不乏其人,相关著作亦不下千种,给我们流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医之道昉乎黄帝,医之法立于仲贤”,作为一名中医,学习《伤寒》是必经之路,也是一条捷径。

古代诸多医家毕生研究《伤寒》,童而习之,至于耄期,多有建树,本书作者张志聪就是其中之一。张志聪,字隐庵,号西陵隐庵道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明清著名医家,祖辈九代业医,自诩为仲景四十六世裔孙。张氏业师伤寒大家张卿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张氏主张“维护旧论”,反对“错简重订”,首著《伤寒论宗印》,次著《伤寒论纲目》,晚年为“俾后之学者,因证而知气候之出入,因治而识经脉之循行,庶正路可由,不入旁门家伎矣”,随潜心著书《伤寒论集注》,无奈稿未成而病卒,后由其弟子高士宗等人编撰补订,于1863年付梓问世。

《伤寒论集注》一书尊成无己、张卿子两家,删去《伤寒例》,首列六经正文,次列《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痉湿暍》、《汗吐下后》诸篇,末列《辨脉》、《平脉》。汇节分章,用运气学说阐释六经病机。张氏对《伤寒》原文前后文互参,总结注疏,令人一目了然,不失为学习《伤寒》不可多得的一本参考书。

此次校注以《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伤寒论集注》及《伤寒论集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为底本,以中医药出版社《伤寒论集注》(《张志聪医学全书》)一书为参校。原书方位词“右”径改为“上”,文中明显印刷错误径改,未出说明,将异体字改为通用字,如“藏”改为“脏”等,对标点进行了必要修改,疑难字句做了注音和训释,对文中出现的不常见方剂及与《伤寒》原文(成本和赵本)有出入之处作了简明注释。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文中还可能有欠妥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提出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