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油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Celastrus paniculatus Willd.

别名 :锥序南蛇藤、打油果

分类 :卫矛科(Celastraceae)、南蛇藤属(Celastrus)

中国植物志:45(3):100

形态特征:藤状灌木。叶椭圆形、宽卵形至圆形,长5—10cm,宽2.5—5cm;柄长达15mm。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窄长方形;花淡绿色,5数,雌雄异株;雄花雄蕊着生杯状花盘边缘,退化子房短柱状;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圆球形,柱头3裂,先端2浅裂。蒴果直径达1em,3裂,每裂瓣内有种子1—2粒。

地理分布:分布于台湾、贵州、云南、广西、广东。

生 境:生于疏林或灌木丛中,攀援于树上。

毒 性:全株有小毒。人误食种子可致呕吐和腹泻,种子对小鼠亦有毒[3,14]。

化学成分:种子含多种倍半萜多元醇、酯和酯碱。酯碱有西那潘金(celapagine)(20—6)、西那潘宁(celapanine)(20—7)[3,15],醇和酯类化合物有马尔肯久纳醇(malkanguniol)(20—9)和马尔肯久纳醇苯酯(malkangunin)(20—10)等[16,17]。种子中还有三萜化合物灯油藤烯醇(Paniculatadiol)(20—11)和一种具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的成分[14,18]。叶含酯碱西那潘尼金(celapanigine)(20—8)[15]。根含醌类化合物[19]。

毒 理:种子含多种倍半萜多元醇、酯和酯碱。酯碱有西那潘金(celapagine)(20—6)、西那潘宁(celapanine)(20—7)[3,15],醇和酯类化合物有马尔肯久纳醇(malkanguniol)(20—9)和马尔肯久纳醇苯酯(malkangunin)(20—10)等[16,17]。种子中还有三萜化合物灯油藤烯醇(Paniculatadiol)(20—11)和一种具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的成分[14,18]。叶含酯碱西那潘尼金(celapanigine)(20—8)[15]。根含醌类化合物[19]。

【药 名】:灯油藤

【来 源】:为卫矛科植物灯油藤的种子。

【功 效】:缓泻、催吐。

【主 治】:治食积便秘,或毒物中毒后的排泄药。用于食毒后的催吐药。

【性味归经】:苦,寒。入肺、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5一3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中药化学成分】:含谷甾醇、B一香树脂醇、齐敦果烷一12烯一3B一29醇、扁蒴藤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