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连屿并不是一个岛,而是指西沙群岛中七座相邻不远的岛屿。属于宣德群岛的一部分。它与永兴岛,石岛是普通人可以到达的岛屿。
七连屿距西沙主岛永兴岛东北方向4海里之外,有七座岛礁紧密相联,相隔很近,犹如珍珠一般串在一起。远古来此打鱼的渔民因此形象地把这七个岛屿统称为“七连屿”。 “七连屿”的七个小岛:西沙洲、北岛、中岛、三峙仔、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面积都不大,一般都是0.4平方公里左右。七个小岛中,有好几个相距仅几百米,远的也不过是一、二海里。七个小岛上都没有任何淡水,其中的西沙洲、南沙洲基本上是荒沙滩地,因为常受风暴潮的袭击、侵蚀,没有什么植物。渔民们往往喜欢在北岛“安营扎寨”。北岛上的原生植物海岸桐、麻枫桐长得一丛丛的;岛的面积也相对大些;岛周围还有自然形成的砂堤,能避风挡浪。
七连屿终年高温,无冬春秋季,常风大,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多热带气旋,暴雨、大风、干旱。台风产生的风暴巨浪袭击对一些沙洲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可以整体搬迁沙洲。曾经有渔民和调查人员发现在几次台风之后七连屿有几块沙洲消失,而在附近另一位置却生长出新的沙洲。这几年因为台风的关系,在最南边新形成了两个沙洲——西新沙洲和东新沙洲。
恶劣天气却挡不住渔民来此的脚步。七连屿的北岛渔民聚集多的时候,有100多人,少的时候也有40来人。因为这一带的鱼类生物太丰富了。七连屿一带海域不仅有几百种浮游生物,还有400多种名优鱼类和经济鱼类,石斑鱼、鲨鱼、金枪鱼,刺尾鱼、蝴蝶鱼、隆头鱼等都可常见。礁盘5米以内,还有各种名贵螺,如砗磲等。龙虾也可常见,来这里的渔民除了专门钓鲨鱼的,还有专门捉龙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