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新恩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
粉英金蕊自低昂。
东风恼我,才发一襟香。
琼窗□(原缺)梦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
碧阑干外映垂杨。
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又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又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
金窗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又
樱桃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
漏暗斜月迟迟,在花枝。
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以下缺十二字)
又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鞠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赏析
这首诗可能是悼亡之作,表现了对大周后的怀思之情,悲切缠绵。大周后名娥皇,陆游所撰《南唐书》称她:“纤秾挺秀,婉娈开扬。”她在保大二十年与后主结婚,年十九,婚后夫妻恩爱。乾德二年的初冬,娥皇不幸染病卧床,后来听说自己钟爱的次子仲宣夭折,哀伤过甚,病势转剧。享年才不过二十九岁而已。娥皇死后,后主悲痛万分,自称鳏夫煜。据《玉壶清话》记载,李煜:“悼息病伤,悲哽几跸绝者四,将赴井,救之获免。”可见,生者对逝者有着深厚的情感,而今凤去楼空,睹物思人,自然有着无限的惆怅和凄凉。
此词起句“秦楼不见吹箫女”,即是借用传说中秦穆公那个善于吹箫的女儿弄玉乘凤仙去的典故暗指所怀念的人。“空余上苑风光”点名人去苑空的惆怅和孤寂。想当年“接辇穷欢,是宴是息”多少赏心乐事,虽美景依旧,而所欢不见,同样的风物景观变得索然无味。“空余”与上句“不见”暗合,正是因为不见当年相伴同游之人,才会在“上苑风光”中体味到一种空寂冷清的感觉。“粉英金蕊自低昂”即是写眼前景。春天百花盛开,粉英金蕊,是一片非常亮丽的色彩。然而,却以“自低昂”状其情态,表达了对花儿在风中随意起落飘摇,无人观赏,一任自开自落的叹惋。“东风恼我”承上句写来,也是从李商隐诗转来,而且意绪无痕。“东风无力百花残”,把对亡妻的早逝的怀思与痛惜一并托与东风。正是有着这样浓浓的哀怨,此时的东风再次人看来也是恼人的。“才发一衿香”是说花朵初放,刚刚散发出一些袭人襟袖的芳香。这样的情形很容易让词人想起早逝的爱妻,二十多岁的年华好比这初放的花朵,它的凋谢更加让人无比的惋惜和沉痛。此时,词人独自见此伤心之色,闻此断肠之香,百般感伤,无由倾诉。却怨及东风,无理之处见情深。
下片写梦中情事。“琼窗梦回”,是时残阳如血。遥想当年,“碧阑干外”曾经与伊同倚,垂柳掩映,风景无殊。而今伊人永失,遗恨何限。他是多么期盼着与心中思念的人暂时的相见。然而,生死相隔,重逢如同梦寐一般。不过,尽管如此,此人也希望在似幻似真的迷梦中解脱自己的相思之苦。“懒思量”以反语写真情,说是懒得再思念了,却是词人对多少孤单的日子里反复思念,不堪其愁的沉哀。达观之处正见内心的无奈和伤痛,着衣“懒”字,可见相思刻骨,心事成灰。他终究是忘不了的,忘不了他们在灿烂的春日中相亲相爱的情景,但是这最终的逝去已经让他无缘继续往日的情怀。面对生生的离去,此人感到非常的无力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