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棋著名典故,语出《述异记》。从那时起,很多与围棋有关的故事都以烂柯指代,如《烂柯谱》等。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传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翻译:
新安郡在今浙江衢州,故事中所说的石室山,因为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已经被人们称为烂柯山了。故事说晋代王质砍柴的时候到了这山中,看到有几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王质就到近前去听。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时,那木头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
图为明代张以宁所作《烂柯山图》。
烂柯经
博弈之道,贵乎严谨。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在角,此棋家之常法。
法曰:
宁输一子,不失一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有先而后,有后而先。两生勿断,皆活勿连。
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胜;与其无事而 独行,不若固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
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
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绝之意;弃小而不救者,有图大之心。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不思而 应者,取败之道。
《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此之谓也。诗曰,
棋盘为地子为天,色按阴阳造化全。
下到玄微通变处,笑夸当日烂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