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电影片名

生死恨

影片类型

剧情 / 爱情 / 戏曲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

彩色

混音

单声道

制作公司

华艺影片公司

年份

1948年

演职员表导演

费穆

摄影

李生伟、黄绍芬

剪辑

韦纯葆

原著

齐如山

演员

梅兰芳

姜妙香

肖德寅

朱斌仙

王福庆

李庆山

剧情介绍故事发生在宋代。金兵南犯,程鹏举与韩玉娘先后被金将张万户掳去为奴,且强令二人婚配。婚后,韩玉娘力劝程鹏举逃回故里。事泄,张万户将韩玉娘转卖,并将程鹏举赶出。程慌乱中将一只鞋遗落,被韩玉娘拾起收存。程鹏举携自绘的军事地图投奔抗金元帅宗泽,宗泽得图,如虎添翼,一举将张万户击溃。程鹏举升任襄阳太守,因思念玉娘心切,派家将赵寻携带包袱以鞋为证,往原地寻访时韩玉娘几经转卖,历尽磨难,寄居于义母李氏家中。赵寻遍访不得,只得复命。岂料在返襄途中与韩玉娘巧遇,玉娘见鞋,悲痛万分,突发重病。鹏举闻讯赶来,玉娘已卧床不起,夫妻相会,抱头痛哭,玉娘一恸而终夫妻遂成永诀。

创作背景此剧又叫《韩玉娘》,京剧传统剧目,取材于元代陶宗仪《辍耕录》、明传奇《分鞋记》及明人小说《韩玉娘忍苦成夫》等。

梅兰芳在编演《抗金兵》的同时,以编演爱国主义题材的文戏,以韩玉娘不幸遭遇深化反对侵略、 不当亡国奴的内涵。是《抗金兵》的姊妹篇。

1947年夏,梅兰芳和费穆决定将《生死恨》一剧拍成彩色电影,主要因为此剧不仅思想内容好,戏剧性也强,曾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又因梅兰芳已年逾五旬,拍摄此片应视为在抢救艺术遗产。主要演员阵容就是明星荟萃,有:姜妙香、肖德寅、李庆山、李春林、新丽芹、朱斌仙、王少亭、王福庆、何润初等,也可堪称名伶十绝。乐队有:王少卿、倪秋萍、丁燮元等。

影片评价《生死恨》剧本是根据京剧剧本重加整理而成。原剧本36场,删为19场,结局由团圆改为死别。《生死恨》较梅兰芳过去所拍的影片,各方面均有进步。他的圆润唱腔,优美身段,富有内心感情的眼神和面部表情,在银幕上别具魅力。特别是洞房、尼庵、夜诉、梦幻等场,表演深刻,传达了人物心理和性格。

影片用16厘米彩色影片摄制,再放大成35厘米标准影片。又因摄制时灯光不足,色温不稳定,缺乏拍摄彩色片的经验,以致影片的彩色不够理想;但它却是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

该片源于舞台艺术,高于舞台艺术,对唱腔、表演以及场次、灯光、布景、化妆、服装等作了一系列革新。梅先生在舞台、银幕上塑造的韩玉娘的艺术形象,把京剧艺术美学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