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杂志

《人之初》杂志是全国最畅销的百万期刊之一,是国内唯一以婚育性为主要内容的大众读物。由人之初杂志社主办的《成长》杂志是一本关注青少年成长的时尚刊物,内容涉及生理、心理、亲情、友情、爱情、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她紧扣时代脉搏,引领生活潮流,追求快乐人生,是青少年朋友永不失落的精神家园.
人之初杂志社隶属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人之初杂志是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期刊,创办于1990年2月。
人之初杂志以宣传计划生育、向广大育龄人群普及婚、育、性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它紧密结合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性教育,把传播性科学知识,提倡性文明,反对性愚昧作为中心课题,不遗余力地服务于计划生育工作,服务于广大育龄人群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性与生殖健康。
作为一份面向大众的涉性读物,人之初杂志做到通俗而不庸俗。从国性出发,内容把适度、适量、讲究可读性,科学性,既是实用的科普知识,又是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观念引导,它的观点严肃,表述深入浅出。
人之初杂志内容大体分作三部分:
报告卷:以社会生活方面切入;
健康卷:以科普文章为主体,着重健康观念知识的传播;
生活卷:从文化审美及服务方面切入。
目前有22个较为固定的栏目。分别为《人之初论语》、《资讯与观察》、《人之初报告》、《“我写我事·我写我心”征文》、《专稿》、《人间故事》、《都市纪实》、《健康有道》、《性病·艾滋病》、《夜半私语》、《避孕节育》、《怎样对孩子说性》、《生儿育女》、《心理与行为》、《文大夫信箱》、《婚姻与家庭》、《面对离婚》、《随笔与杂说》、《情爱画廊》等等。
电影名:人之初 1935年版更多中文片名: 老人
更多外文片名: Man at Birth
导演:史东山
编剧: 史东山
主演:魏鹤龄
袁美云
王乃东
胡萍
王引
影片类型: 剧情
110分钟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 黑白
混音: 单声道
张荣根本是北平的小资产阶级,破产后流落到苏州做了船夫,一次张荣根受重伤,在富绅黄子敬家做工的妻子素珍赶来时不幸早产,夫妻二人因无力抚养小儿铁儿把他送给了无子的黄子敬,铁儿改名为黄家驹。张荣根的长子小根在铁店当学徒,与铁匠的女儿金弟感情很好,两人经历了种种波折后终于结合在了一起。黄子敬因工厂经营不善把在国外留学的家驹召回,素珍因思念爱子身染重病,张荣根悄悄潜进家驹办公室想拿一张他的照片给妻子,不幸被人当作小偷抓住,审判之时,张荣根道出了家驹身世,但家驹为了财势不承认张荣根是其父亲,张荣根最终被判刑入狱,素珍因病而亡。
电影名:人之初 1951年版导 演:秦剑
编 剧:秦剑
主 演:吴楚帆 林家声 高鲁泉 马笑英 碧茜
上 映:1951年04月12日
地 区: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语 言:粤语
颜 色:黑白
声 音:单声道
类 型:剧情片
故事梗概:
私塾老师为人迂腐, 以致学生无心向学. 学生牛仔和全仔毗邻而居. 牛仔家贫, 父亲何书记养活一家六口, 入不敷支, 但牛母却爱搓麻将, 对子女疏于管教. 一次, 牛仔与全仔打架而遭母亲痛打, 致使一向沉迷神怪连环图的牛仔离家上山访仙学法. 但法术没学成, 却沦为小偷. 全仔父亲陈经纪, 收入丰厚; 全仔母亲对儿子过分溺爱. 孩子跟别人打架, 不但未受责罚, 父亲更送赠美国西部牛仔武装哄他. 全仔最爱看牛仔故事, 经常打扮成牛仔模样乱跳乱撞, 终于发生意外, 跌伤了腿. 牛仔外出作案, 岂料误抢母亲钱财. 牛仔为逃避母亲, 慌乱间给汽车撞倒, 伤重不治. 何, 陈两对夫妇经历变故后, 均深悔昔日教子无方.
电影名:人之初 1963年香港版外文名称 Ren zhi cu
更多外文片名: Father and Son.....(UK)
导演:吴家骧
编剧: 吴家骧
主演:
白露明
雷震
王引
洪金宝
王莱
唐迪
李英
小佩佩
刘恩甲
邓小宇
摄影:范杰
剪辑 :王朝曦
影片类型:剧情
片长:92 min
国家/地区:香港
上映日期: 1963年8月15日 香港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黑白
制作公司: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香港]
剧情
法官胡正道误判赵桐春入狱五年,令他妻离子散。春为报复,绑去道妻罗湘绮,知她有孕,故意将她释放,令道以为她怀有贼胎。绮惨被赶走,儿子世杰又被讥野种,其后更遭学校开除,春即骗他当上扒手。及长,杰与方嘉音恋爱,并打算洗手不干,春却不肯罢休,更绑去其母。杰为救母杀春被捕,绮追出时被车撞倒,杰乘到医院探母之机越窗找道报仇,得音苦苦相劝,终愿受制裁。审讯当日,道始知杰是亲儿,虽依法判他囚禁三年,却极感悔疚...
电影名:人之初 1992年版更多外文片名: The Beginning of the Life
导演:郑洞天
主演:
葛林....信儿
张力维....母亲
贾永红 ....姐姐
洪昌 ....邱师傅
影片类型:儿童
片长:98分钟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胶片长度: 10本
本片讲述了70年代一个普通中国孩子聂耳的人之初。在昆明的端仕街的小药铺成春堂里,一位年轻的寡妇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过着清贫的生活。信儿(聂耳)是其中最不安分的孩子,为了支持信儿上学,母亲准备卖掉家里的八音钟,信儿哭喊着不让;信儿作弄了学堂里经常欺负其他孩子的雀儿而被先生训骂;信儿的好友屈儿走了,伤心的信儿大病一场;母亲病重,信儿将八音钟拿去买了给母亲卖药;信儿为了病重的母亲决定上学费便宜的学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