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资料中名:泰坦鸟
学名:Titanis
释义:巨大的鸟
分类:鸟纲、今鸟亚纲、今颌总目、鹤形目、恐鹤科、恐鹤亚科
体高:可达2.5米
体重:可达150公斤
分布: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
食性:肉食
时代:上新世
命名者:Waller 1963
概述泰坦鸟属于鹤形目(Gruiformes)恐鹤科(Phorusrhacidae)恐鹤亚科(Phorusrhacinae)的巨大肉食鸟类,是恐鹤科中最后的成员,泰坦鸟属下只有一种,称为巨大泰坦鸟(T. walleri),由Benjamin I. Waller在1963年命名。泰坦鸟体高可达2.5米,体重可达150公斤,是最大的恐鹤亚科肉食鸟类。和其他的恐鹤科一样具有巨大的喙,而且它的退化双翼不可能用来飞翔,但是进化出了一对用来抓住猎物的爪,这种尖钩爪可以轻松撕碎猎物。泰坦鸟的中趾则巨大,可以踢抓猎物。泰坦鸟生活在上新世的北美洲,分布在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一般认为恐鹤科在北美洲和南美洲连接的时候因为更进步的肉食动物的竞争而灭绝了,但是泰坦鸟却反向进入北美洲,直到180万年前才灭绝,但是1995年在德克萨斯州一个更新世沉积中发现了泰坦鸟化石,显示它们是直到15000年前才灭绝的,这就是说早期的美洲人类很可能不得不面对这些可怕的肉食鸟类。泰坦鸟是恐鹤科最大也是最后的成员。它们的翅膀上有巨大的爪,而且力量十足,所以它们在其他恐鹤科灭绝后还能生存。
生命特点按照目前的进化理论,鸟类是中生代食肉恐龙的后裔,而泰坦鸟也和其“远亲”霸王龙一样,主要依靠头和嘴的巨大杀伤力

进行捕猎,强壮的后腿适合埋伏出击,而前肢也就是翅膀则大为退化,这样就能在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支撑更沉重的头部。5000多万年来,南美洲长期与其他大陆隔绝,因而保存了许多古老的生物种类,泰坦鸟的祖先曲带鸟就是其中之一。约在200万年前,巴拿马地峡将南北美洲连在一起,许多南美动物被更有竞争力的北美动物挤至灭绝,而曲带鸟却仍然幸存下来,而且有一支挺进北美洲,其代表就是泰坦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