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类别【中文名称】费氏情侣鹦鹉[1]

【中文别名】费希尔氏情侣鹦鹉、佛伊斯奇氏爱情鸟费沙氏情侣鹦鹉、费氏牡丹鹦鹉、红头情侣鹦鹉
【拉丁学名】Agapornis fischeri
【命名时间】Reichenow, 1887[2]
【英文名称】Fischer's Lovebird
【科属分类】鸟纲、鹦形目、鹦鹉科、非洲鹦鹉族、情侣鹦鹉属
外形特征

费氏情侣鹦鹉的鸟体为绿色,额头、鸟喙和眼睛之间、脸颊、喉咙为橘红色;头顶和头部後方为橄榄绿色;胸部上方和颈部为橙黄色;身体两侧、腹部、尾巴内侧覆羽黄绿色,尾部上方为蓝色;翅膀内侧覆羽蓝绿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宽的白眼圈,鸟喙红色,虹膜棕色。幼鸟体色较暗,鸟喙带有黑色。[1]
略小于同属的桃脸情侣鹦鹉, 一般长度13-15厘米(约5-6吋),

重量50-55g。是七彩缤纷的小鹦鹉,深橙色的额头和脸颊, 配以黄色的前胸,青绿色的身体,紫蓝色的尾,一对镶着白边的眼睛,鲜红色的嘴,灰色的脚,非常漂亮可爱。经人工培养还有多种色系的品种,如黄、白、钴蓝、紫、灰、银、乳白及杂纹等。[4]
分布范围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3]栖息地:坦桑尼亚北部、赛伦盖提国家公园、卢旺达、布隆迪;从笼中逃脱的鸟在各地都有族群,大多栖息于坦桑尼亚、肯尼亚等沿海地区。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灌木丛和金合欢属植物分布的高原地区、介于1100米到2000米之间各种棕榈树和其他数种分布的林区、刺丛平原区、开阔的草原地型和农耕区等。在繁殖季会组成20到80只左右的群体,生性非常吵杂,往往还没看见其踪迹就会先听见那尖锐刺耳的鸣叫;平时会大批聚集于农耕区,觅食黍类、

玉米和谷类作物等,有时候会高达数百只;大多在地面觅食,个性十分活泼大胆,可以在很近的距离内接近它们;费氏情侣鹦鹉有季节性迁移的习性,平常是游牧性质的鸟种,活动的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而定。[1]
主要以地面上的草类种子、浆果、水果、植物嫩芽等为食。也会定期前往农耕区觅食农作物,造成相当程度的损害。
生长繁殖在干燥季节费氏情侣鹦鹉的繁殖季为1月和2月、4月和6月、7月;它们会寻找枯死的树洞为筑巢地点,

也有些鸟会在峭壁上的裂缝中筑巢;人工豢养的费氏情侣鹦鹉非常容易繁殖,繁殖期大多在春季开始,可以提供20*20*30公分的厚木巢箱;一次会产下3到6枚卵,孵化期为20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32天。如果缺乏矿物质,亲鸟会有拔去幼鸟身上羽毛的倾向,照顾得宜一年可以繁殖数次,但是为了亲鸟的健康一年最好不要超过两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