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 唐 温庭筠 《莲浦谣》:“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明 刘兑 《娇红记》:“红牙缓引骊珠串,个个一般圆。” 清 卓尔堪 《海市歌》:“龙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骊珠弄明月。”

2.比喻珍贵的人或物。《南齐书·幸臣传论》:“长主君世,振裘持领,赏罚事殷,能不逾漏,宫省咳唾,义必先知。故能窥盈缩於望景,获骊珠於龙睡。” 唐 元稹 《赠童子郎》诗:“ 杨公 莫讶清无业,家有骊珠不复贫。”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解元抄袭陈文》:“主司阅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犹未定元。外舅适得一卷,大喜,以为独得骊珠矣。”《孽海花》第十三回:“这回 章自蜚 、 闻韵高 都没有中,骊珠已失,所得都是鳞爪罢了。”

3.杨梅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杨梅》:“ 陆游 诗:‘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颔得骊珠。’按,谓杨梅也。”

4.龙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龙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