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画家吴彬,明福建甫田人,流寓金陵(今南京)。万历(1573-1620)间,以能画荐授中书舍人,历工部主事,尝于都门阅邸报。见魏(王当)擅权之旨,批评而訾议之,被逻者所侦,逮絷削夺。山水布置绝不摹古,佛像人物,形状奇怪,逈别前人,自立门户。白描尤佳,脱唐宋规格,笔端秀雅,远即不能当道子,近亦足力敌孟俯。款字多用篆书。神宗故称赏之,御府有藏,外传甚少。曾绘月令图十二幅,又隆庆二年(1568)尝仿唐寅万松山卷,万历四十五年(1617)作安禅制毒龙图。天启七年(1627)胡正言辑十竹斋书画谱,有所画访菊图。《图绘宝鉴续纂、福建通志、莆田县志、五杂组、画史会要、无声诗史、辛丑销夏记、福建画人传》。
北京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
吴彬,1937年生于浙江湖州,北京人文大学武学院院长,原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主任、亚洲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北京武术院院长、北京武术队首任总教练,荣膺中国武术最高段位--九段。现任北京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国家级武术教练、北京人文大学武学院院长。
中国当代“十大武术教练”之一、被武术界誉为“金牌专业户”的北京武术队主教练吴彬先生,这一辈子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他培养出了以李连杰、王群、王建军、唐来伟、吴京、李霞、郝志华、壮晖、刘清华等为代表的数十位颇有成就的男女弟子,仅荣获中国和世界各类武术比赛的金牌就多达100余块。他的弟子遍及海内外,正为中国和世界武坛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着。他还长期为国际和亚洲武联技艺规范、提高和推广,做出了不懈的可贵的奉献。可以说,吴彬是中国和世界武术界的功臣。
七十年代中期,北京武术队是北京的孩广们心目中最向往的地方,那里,能学到纯正的中国功夫,而且还有一个好教练一一吴彬,而吴彬,也在教练的岗位上发现了一批日后的国际巨星。
一次上课时,吴彬发现刚刚入队没有几天的李连杰没来,是生病了还是有其他的原因,电话还没有普及,吴彬就利用业余时间,找到了李连杰家,一了解,原来是他的母亲怕儿子沉迷在练功里耽误了学习,打算让儿子退出武术队。在吴彬的多次说服下,李母终于同意,让儿子跟着吴彬学习,正是吴彬这种“不放过一棵好苗子”的伯乐教育思想,才留下了这位武林天才,也才有了李连杰的现在。
1974年,北京武术队成立了,那—年,他已经37岁了。他知道,要发扬中国传统的武术,要靠发现年轻人,来完成这个使命,为此,他优选了第—批运动员,培养身体素质好、基本技术过硬的幼苗。由于严谨的管理措施和科学的训练手段,这个团队连创佳绩,从1975年至1985年,北京武术队蝉联十届全国冠军,他所训练的男队获个人金牌51枚。为此,全队受到市体委的嘉奖,吴彬荣立特等功一次。此后,又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吴彬被人称为金牌教练,据粗略统计,他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各种比赛中拿到的金牌已经超过100枚。名师出高徒,桃李满天下,经吴彬培养的优秀武术运动员有:李连杰、王群、王建军、黄秋燕、凌华、张燕俊等老运动员。让他欣慰的,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弟子,每年他都有机会到国外各类搏击类学校进行“调研”。吴彬还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编撰武术书籍,编著有《中小学体育教材》武术部分《初级拳》,还同他的学生程慧琨合作编著出版了《紫霞剑》《醉拳》等。吴彬曾身兼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亚武联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武联技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武术院院长等,扩大了武术在海外的知名度,为中国武术迈向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
抗日烈士吴彬,1904年5月26日,生于朝鲜稳城的一个农户家庭。小学毕业后,在朝鲜无法生存,随父移居中国吉林省龙井县。其父省吃俭用,继续供他上学。 中学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珲春县举办的运动会,意外取得摔跤冠军,并得到一头牛的奖品。吴彬依例,披红骑中绕场一周,博得所有观众的喝彩。
1929年,吴彬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教育下,思想进步很快,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东满特委为了加强珲春县的领导力量,决定派吴彬任珲春县委书记。他到任第二天,即召开县委扩大会,会上,他不顾大多数人的反对,极力主张在群众中召开批判汉奸走狗大会。决定后,立即抓来5个汉奸走狗,一连批斗了5天。这次行动暴露了吴彬的干部身份,给汉奸以可乘之机。汉奸向鬼子告密,珲春日本领事馆立即派出讨伐队。由于发觉及时,县委主要领导相继转移到安全地带;但来不及转移的群众却惨遭劫难。日本“讨伐队”一下竟抓去了80多名村里的干部和群众。被抓走的群众,除中途逃掉的50多名外,其余40余名被关了一年有余,才获释。
吴彬的冒险,给抗日救亡运动造成很大损失,于是被东满特委免去县委书记的职务。挫折和教训使吴彬很快成熟起来,使他意识到,不能主观臆断,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一切必须从实际出发。不久,东满特委派他到珲春县春化乡东兴镇,做救国军司令王玉振的统战工作。
珲春救国军原系张学良部的一个营。“九·一八”事变后,改称抗日救国军第一路副指挥部(旅),隶属黑龙江省东宁县王德林总指挥领导。驻东兴镇的王玉振有一支别动队,约四五十人,多数是朝鲜族士兵。在吴彬的宣传鼓动下,效果很好。不料,王玉振突然投降日寇。吴彬只好撤出,改任大荒沟游击队队长。大荒沟的条件十分艰苦,武器装备不足,供给亦非常困难。吴彬到任后,团结士兵,鼓动士气,坚持了抗日游击战。
1933年秋,党集中各县游击队和反日部队,到黑龙江东宁县攻打日军驻地。当时日寇集结了1000多人,各县游击武器合计有3000多人,但其中有500多人是伪军起义过来的士兵,他们的思想很不坚定。党还来不及做好这部分人的思想工作,汪清县游击队又过早出击,由于没有其它部队的配合,最后只好撤出战斗。吴彬到达时,战斗已经告一段落。吴彬只好率部休整。不久,根据上级命令,于1933年,游击队撤回大荒沟。
8月17日,游击队夜宿在梁东焕等几个老乡家。第二天清晨,日本守备队60余人,在叛徒裴元一的引导下,偷偷潜入村内,先是抓走了哨兵,然后直扑游击队驻地。驻地哨兵由于缺乏经验,没有鸣枪报警,鬼子的机关枪、步枪、手榴弹,犹如疾风暴雨扫向游击队的住处。
枪声划破了寂静山村的夜空,惊醒了酣睡中的战士和乡亲,鸡鸣犬吠,顿时,整个大荒沟变成了一片火海。就在队和乡亲们的生命财产面临毁灭的紧急关头,只见沉着的吴彬表现出非凡的指挥才能,他一跃而起,大声喊道:“你们快撤,我来掩护”。
话音刚落,一颗罪恶的子弹打中了他的腹部,鲜血顺着弹孔向外涌出。伤痛压不倒忠真,吴彬如同巨人般地挺依着门框,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提枪,一梭子弹射出去,打倒了好几个鬼子兵,打开一条血路。在他的掩护下,有17名队员从南门安全撤出,吴彬等13兵队员英勇牺牲。
游击队员和大荒沟的乡亲们以无比悲痛的心情,掩埋了自己的亲密战友。吴彬等烈士虽然和战友们永别了,但他那崇高的英雄形象,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鼓舞着人们勇敢地战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