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耳飞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毛耳飞鼠,BelomyspearsoniiGray,别名绒耳鼯鼠、毛足飞鼠,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个体小,体长约180毫米,为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型鼯鼠。背面毛色棕褐,间有花白细斑纹。飞膜背面黑褐色,边缘毛密。耳小,耳背缘有缺凹,耳茎前后各有一簇长毛。前后足背面黄褐色。尾上面灰褐色,下面棕色。尾长约为体长的5/6。

栖息林中,毛耳飞鼠往往成对活动。因其数量极少,生物学资料不详。

省内见于闽北。省外分布于云南、广东和台湾等地。

相近种

黑白飞鼠Hylopetesalboniger。与毛耳飞鼠很相似。惟耳壳无缺凹,耳茎前后无簇毛,胁部及前胸无全白色毛区。见于南平、福安、龙溪一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