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内容皇图启运,必生异人,大定隆兴,道圆贤哲。夫三教各有至言妙理,释教得佛之心者, 达麼(磨)也,其教名之曰禅;儒教传孔子之家学者,子思也,其书名之曰《中庸》; 道教通五千言之至理,不言而传,不行而至,居太上老子无为真常之道者,重阳子王真 人也,其教名之曰「全真」。屏去妄幻,独全其真者,神仙也。
真人名嚞,字知明,应现於咸阳大魏村。仙母孕二十四月又十八日生,按二十四气馀土气而成真人也。真人美须髯,大目,身长六尺馀寸,气豪言辩,以此得众。家业丰厚,以粟贷贫人,惠之者半;其济物之心,略可见矣。
弱冠,修进士举业,籍京兆府学,又善武略。圣朝天眷间,收复陕西,英豪获用,真人于是捐文场,应武举,易名德威,字世雄,其志足可以知。还被道炁充馀,善根积著,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于是慨然入道,改今之名字矣。会废齐摄事,秦民未附,岁又饥馑,时有群寇,劫真人家财一空,其大父诉之统府,大索於邻里三百馀户,其所亡者金币,颇复得焉。又获贼之渠魁,真人勉之曰:「此乃乡党饥荒,譬如乞诸其邻者,亦非真盗也,安忍陷於死地?」纵舍使去。里人以此敬仰真人愈甚。咸阳、醴泉二邑,赖真人得安。是後,於终南刘蒋村,创别业居之,置家事不问。半醉高吟曰:「昔日庞居士,如今王害风」。于是邻里见真人,曰:「害风来也」。真人即应之,盖因自命而人云。
正隆己卯季夏既望,於甘河镇,醉中啗肉,有两衣毡者,继至屠肆中,其二人形质一同,真人惊异,从至僻处,虔祷作礼。其二仙徐而言曰:「此子可教矣」,遂授以口诀。 其後愈狂,咏诗曰:「四旬八上始遭逢,口诀传来便有功」。明年,再遇於醴泉,邀饮肆中酒家,问之乡贯年姓,答曰:「濮人,年二十有二;姓则不知也」,其异欤!留歌颂五,命真人读,馀火之,文载《全真集》中。自此弃妻子,携幼女送姻家,曰:「他家人口,我与养大,弗议婚礼」,留之而去。又为诗,故以猥贱语,詈辱其子孙,其末後句云:「相违地肺成欢乐,撞入南京便得真」。後别号重阳子,於南时村作穴居之,名曰「活死人墓」。後迁居刘蒋村北,寓水中坻;凡肆口而发,皆尘外句,乡人唯以害风谑,而未始询其意。遇游则挈一壶,行歌且饮,有乞饮者,亦不拒。或以壶取水与人,但觉其酿,香冽异常。後复遇至人,饮以神瀵,因止酒,唯饮水焉。人闻真人口鼻间醺酣之气,而已醉矣。
大定丁亥四月,忽自焚其庵,村民惊救,见真人狂舞於火边,其歌语《传》中具载。又云:「三年之後,别有人来修此庵」。口占诗有「修庵人未比我风流」之句。凌晨,东迈过关,携铁罐一枚,随路乞化而言曰:「我东方有缘尔」。七月,至山东宁海州,郡豪有马从义者,先梦南园仙鹤飞翥,俄倾,真人至,马公信犹未笃,真人於鹤起处筑全真庵,锁门百日化之。或食或不食,又绝水火。庵至马宅几百步,复隔重街,马公寝於宅中,楼上门户扃闭。真人遇夜,亲对谈论,不知从何而来。人欲写其神,左目右转,右目左转,或见老少肥瘠,黄朱青白,形色无定,人不能状之。马梦母曰:「有一客吕马通」,未尝语人。次日,真人训马公名曰通有。马复梦有梓匠周生者,传道与马即辞。乃尊有关中之行,被席出家,见一道士,入族人马户曹邸,马亦随入,见真人与道士对坐,有马九官人者,求术於二老真人,目公曰:「教马哥代我」。于是马公诵歌一首,约二百馀字。梦觉,唯记歌尾三两句云:「烧得白,炼得黄,便是长生不死方」。翌日,真人训马公,法名曰钰,号丹阳子。又梦随真人入山,及旦,真人便呼马公曰:「山侗至於出神入梦,感化非一」。有谭哥者,患大风疾,垂死,乞为弟子,真人以涤面馀水赐之,盥竟,眉发俨然如旧,顿觉道炁潇洒,训名处端,号长真子。又有登州栖霞县丘哥者,幼亡父母,未尝读书,来礼真人,使掌文翰,自後日记千馀字,亦善吟咏,
训名处机,号长春子者是也。後愿礼师者云集,真人诮骂捶楚以磨练之,往往散去﹔得真人道者,马、谭、丘而已。
八年三月,凿洞於昆嵛山,於岭上采石为用,不意有巨石飞落,人皆悚栗,真人振威大喝,其石屹然而止﹔山间樵苏者,懽呼作礼,远近服其神变。又或餐瓦石,或现二首坐庵中,人见游於肆,或留之饭,预言来餽者何。神通应物,不可概举。至八月间,迁居文登姜氏庵,在张氏家食,童子辈见目前琉璃、玛瑙、珍珠众宝,竞来乞取,馀人则不能见。於文登建「三教七宝会」。九年巳丑四月,宁海周伯通者,邀真人住庵,榜曰:
「金莲堂」。夜有神光,照耀如昼,人以为火灾,近之,见真人行光明中。宁海水至咸卤,真人咒庵之井,至今人享其甘洁。于是就庵建「三教金莲会」。至福山县,又立「三教三光会」。至登州,游蓬莱阁,下观海,忽发飓风,人见真人随风吹入海中,惊讶间,有顷,复跃出,唯遗失簪冠而已。移时,却见逐水波,泛泛而出。或言真人目秀者,即示以病眸,或夸真人无漏者,即於州衙前登溷。凡为变异,人不可测者,皆此类也。在登州建「三教玉华会」;至莱州,起「三教平等会」。凡立会,必以三教名之者,厥有旨哉。真人者,盖子思达磨之徒欤,足见其冲虚明妙,寂静圆融,不独居一教也。
莱人从之者众,独纳刘处玄者,号长生子。有钓罢将归,又见鰲之什。此四子者,世所谓丘刘谭马也。又於宁海涂中,真人掷油伞於空,伞乘风而起,至查山王处一庵,其伞始坠,至掷处已二百馀里也。其伞柄内有伞阳子号。王自髫齕闲,尝遇玄庭宫主空中警化,今呼云「玉阳子」是也。与宁海州署相对,有卜隐郝生鬻肆,真人倒坐於其间,郝曰:「真人请回头。」真人曰:「尔不回头」,拂袖而去,郝亦随悟,乃广宁郝大通也。马公之妻孙不二者,亦同入道,早明心地,世云「孙仙姑」者。四哲之亚,真人门人,又有此三大士矣。
真人一日告众曰:「时将至矣」。明日西行,道友乞诗词,自旦至夜,留诗曰:「登途上路不由吾,云雾相招本性苏。万里清风常作伴,一轮明月每为徒。山青水绿程程送,酒白粱黄旋旋沽。今夜一杯如有意,放开红烛照冰壶。」笔尚未投,从外有史公者来送酒,一座大惊。真人劝人诵《般若心经》、《道德》、《清静经》、及《孝经》,云:「可以修证」。明日,率马公等四人,径入大梁,於磁器王家旅邸中宿止时,遇岁除,与众别曰:「我将归矣。」众乞留颂,真人曰:「我於长安欒村吕道人庵壁上书矣。」枕左肱而逝。众皆号恸,真人复起,曰:「何哭乎?」于是呼马公,附耳密语,使向关中,化人入道。至十年庚寅正月四日,口授颂曰:「地肺重阳子,呼名王害风。来时长日月,去後任西东。作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一灵真性在,不与众人同。」颂毕,俨然而终。
是後,马公传道,四海大行。伏遇世宗皇帝,知真人道德高明,二十八年戊申二月,遣使访其门人,应命者丘与王也。命丘主万春节醮事,职高功(懋)。五月,见於寿安宫长松岛,讲论至道,圣情大悦,命居於官庵。又命塑纯阳、重阳、丹阳三师像於官庵正位。丘累进诗曲,其辞备载《磻磎集》中。八月,恳辞还山,至承安丁巳六月,章宗再诏王处一至阙下,特赐号「体玄大师」,及赐修真观一所。十月,召刘处玄至,命待诏天长观。自重阳、丹阳、长春暨诸师,皆有文集传於世。
呜呼!真人起西州,化行山东,道满於天下,名闻天子,开发後人,使尽逍遥之游,岂不伟欤!後真人五十六年,嗣法孙汴京嘉祥观提点真常子李志源,中太一宫提点洞真子于善庆二大士,真实道行,弘扬祖道者也。殷勤求记於玉阳子友人樗轩居士,居士援笔而铭之曰:
咸阳之属,曰大魏村。山川温丽,实生异人。幼之发秀,长而不群。
工乎谈笑,妙於斯文。又善骑射,健勇绝伦。以文非时,复意于武。
戡定祸乱,志欲斯举。文武二进,天不我与。盖公宿缘,道气为主。
慨然入道,真仙自遇。顷刻授之,口诀秘语。人呼害风,真人承当。
或歌或舞,以酒徜徉。维摩非病,接舆非狂。肆口而发,皆成文章。
烧却庵舍,拂袖关中。乞化而往,全真道东。宁海因缘,莱阳通融。
亟显神异,东人毕从。陶汰真实,杜绝虚假,锻鍊百端,捶楚怒骂。
馀鄙解散,四子传化。四子为谁,丘刘谭马。德其亚者,王郝与孙。
共成七贤,赞我真人。玉阳长春,大启其门。遭遇圣朝,为王之宾。
真人高躅,望若星云。瀛海渺然,仙迹宛存。此道大行,逍遥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