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赞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众赞歌

chorale

德国路德教会的赞美诗。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激起了宗教音乐的改革,在马丁·路德的倡导下,教会歌曲改变了数世纪以来只许唱诗班唱歌,不许会众唱歌的惯例,恢复了会众同唱赞美诗的制度,经过改革的新教赞美诗称为众赞歌。

众赞歌的歌词不再用拉丁文,而改用本民族的当代语言;歌词亦由毫无韵味的经文和祷词,而改为有韵律的诗歌。在音乐方面,也把繁琐的复调体一变而为纯朴的和声体,使歌词和旋律都清晰可闻。路德在他的亲密朋友、音乐家J.瓦尔特的协作下,编制了一整套众赞歌的词和曲。瓦尔特所作的38首众赞歌,曲调大多沿用旧教赞美诗、宗教民歌或世俗民歌的曲调,配以流畅平顺的四部和声,也有一些是新的创作。

1524年,瓦尔特所编包含38首复调众赞歌的《赞美诗小书》,是根据众赞歌进行创作的第1本重要歌集。其中众赞歌的旋律都按照经文歌的格式放在男高音声部。1586年L.奥西安德所编的和声体众赞歌集中,第1次把众赞歌的旋律放到高音部,以后就成为近世众赞歌的固定格式。

众赞歌在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中占有重要位置。“众赞歌前奏曲”、“众赞歌幻想曲”、“众赞歌变奏曲”、“众赞歌赋格曲”都是以众赞歌为主题的键盘器乐曲。在教堂康塔塔中,众赞歌是位于套曲末尾的总结性合唱曲。1529年马丁·路德根据《旧约·诗篇》第46篇创作的《上主是我坚固保障》成为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中的一首战歌,F.恩格斯称之为“16世纪的《马赛曲》和农民战争的《马赛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