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蛔虫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病因病理]

多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进入人体的途径是通过吸食蛔虫的虫卵,虫卵到达空肠后可孵化成幼虫,然后穿破肠壁进入门静脉系统或经淋巴管到右心和肺毛细血管,再进入肺泡,然后经支气管、气管到喉部而再被吞下,到小肠后发育为成虫。

幼虫在体内的移行可以引起组织反应,穿过肠壁时可有轻度病理改变。成虫在肠道内则可引起机械刺激及毒素反应,发生肠痉挛,数量多时可产生肠梗阻、肠坏死、肠套叠或肠扭转。有时蛔虫可潜入阑尾或通过乏特氏壶腹而进入总胆管、胆囊或胰腺管,导致肝胆系统炎症和胰腺炎,有时甚至可发生脓肿。

[临床表现]

幼虫的移行可以产生支气管刺激及小灶性肺炎、发热、荨麻疹及嗜酸细胞升高等过敏反应。成虫可引起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甚至肠绞痛和胆绞痛等严重症状。粪便可查到蛔虫卵。

[影像学表现]

少数成虫在X线平片上多无异常发现,当大量成虫挤在一起而产生肠梗阻时则可见局部肠管特别扩大,在肠内气影对照下见多数平行的条纹软组织影,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儿童。

钡餐检查可见肠管内有蚯蚓状的充盈缺损,在其中央可见与充盈缺损纵轴相一致的线条状钡影,系蛔虫在肠中的钡影所造成。当虫量多,且聚集成团时则可见不甚规则、边缘不清的充盈缺损,其内可见多数蛔虫在肠内的钡影,呈紧密平行排列成发束状或短而不规则的阴影。

[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粪便中查到蛔虫卵,结合X线表现诊断不难,不需鉴别诊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