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与含矿岩石基本是在同一地质作用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例如作为建筑材料的石英砂岩﹑耐火黏土和花岗岩等﹐它们本身就是矿石﹐所以属于同生矿床。岩浆分异矿床的矿石与岩浆岩常呈过渡关系﹐如产于层状超基性岩中的铬铁矿床和产于基性-超基性岩中的钒钛磁铁矿床等也属于同生矿床。实际上矿床地质学中所指的同生矿床﹐远远不止上述几种。机械沉积作用形成的许多砂矿床和蒸发沉积形成的众多盐类矿床具有﹕①矿体呈层状并与围岩产状一致﹔②矿体层位比较稳定﹐延展较宽而厚度变化不大﹔③矿石矿物组合比较简单均匀﹐脉石矿物主要为围岩造岩矿物﹔④矿体虽呈多层产出﹐但在同一地质构造区﹐主矿体总是局限於某一时代的岩组中。海相沉积铁﹑铝﹑磷和锰等矿床均属於同生矿床。
与同生成矿相反﹐後生成矿形成的矿床称後生矿床﹐系指矿石形成时间与围岩相比﹐晚於围岩﹐并且它们是由不同地质作用形成的。中国此类矿甚多﹐如切穿沉积岩或变质岩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网脉状钼矿床和充填交代型金矿床等。因为矿液活动晚于已固化的围岩﹐所以围岩多显示热液蚀变现象(见围岩蚀变)﹐矿体形态亦比较复杂。
总的说同生矿床和後生矿床是独立的各具特点的两大类矿床。但是少数矿床如与海相火山活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它的上部壳-海水界面上沉积相中形成的层状块状黄铁矿体和壳-海水界面下喷出沉积岩中形成的网脉状多金属岩筒﹐则分别依次属於同生和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