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欧阳春
宋朝时期,欧阳春经过多年的苦练,掌握了盖世的武功,他从小的玩伴萍儿在与庞太师的女儿庞娟比武招亲中,女扮男装,化名欧阳春被招进太师府,令庞娟爱慕不已……偶然间萍儿偷听到了庞太师与王爷想要篡权的密谋,于是她偷出了他们的密谋书,由此给欧阳家招来了大祸。欧阳春和萍儿与仇人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在武林同道的帮助下使敌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们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相关电影:
(1)《北侠欧阳春》
长春电影制片厂、香港佳能影业公司1999年出品
编剧:姚晓蒙
导演:高飞
主演:钱小豪 陈法蓉 赵敏 少壮 徐锦江
2.郭睛
.......北侠,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人物,本名郭靖。第三次华山论剑,朱子柳道:“当今天下豪杰,提到郭兄时都称‘郭大侠’而不名。他数十年来苦守襄阳,保境安民,如此任侠,决非古时朱家、郭解辈逞一时之勇所能及。我说称他为‘北侠’,自当人人心服。”与东邪黄药师、西狂杨过、南僧一灯、中顽童周伯通合称五绝,为当时武林中五位顶尖高手。
北侠郭靖是金庸笔下的真正的大侠形象,他不仅是儒侠中的侠之大者,而且也是一切侠中的侠之大者,这倒不完全是因为他彻底的实现了“为国为民”这一儒侠的目标,而且也因为他的巨大人格力量。
郭靖的形象,不是在<射英雄传>这一部书中完成的,在《神雕侠侣》中更突出了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宝贵的儒家精神.以及“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崇高品格,这种英勇豪迈的大侠品格终於感动了杨过,使他宁愿去死,宁愿不报仇,宁愿做朝三暮四的人也不愿杀郭靖,郭靖救了他的命,更使他克服了精神危机。
再一个例子是郭靖的女儿郭襄被金轮法王抓住绑在高台木柱上.逼郭靖投降.郭靖答道:"鞑子若非惧我.何须跟我小女儿为难?鞑子既然惧我.郭靖有为之身.岂肯轻易就死?"又对郭襄说:"襄儿听着.你是大宋的好女儿.慷慨就义.不可害怕.爹娘今日救你不得.日後定当杀了这万恶奸僧.为你报仇.懂了吗?"郭襄含泪点头.大声叫道:"爹爹妈妈.女儿不怕!"
直至<倚天屠龙记>中提到一句郭靖夫妇终於死在襄阳围城之役.城破人亡.郭靖的形象才最後完成.这是一种为国为民死而後已的儒家大侠的光辉形象.不过.郭靖的形象的基础和轮廓.在<射英雄传>中早已完成了.後两部书.只不过进一步展开他的故事.丰满他的形象而已.
在<射英雄传>的最後一回中.郭靖.黄蓉第一次面对气势汹汹的蒙古大军.他们俩人有过这样一段对话:......郭靖叹道:"咱们大宋军民比蒙古人多上数十倍.若能万众一心.又何惧蒙古兵精?恨只恨官家胆小昏庸.虐民误国."黄蓉道:"蒙古兵不来便罢.若是来了.咱们杀得一个是一个.当真危急之际.咱们还有小红马可赖.天下事原也忧不得这许多."郭靖正色道:"蓉儿.这话就不是了.咱们既然学了武穆遗书中的兵法.又岂能不受岳武穆'精忠报国'四字之教?咱们虽人微力薄.却也要尽心竭力.为国御侮.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父母师长教养一场."黄蓉叹道:"我原知难免有此一日.罢罢罢.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便是!"(第四十回)
在这一段中.我们足以看出郭靖性格的基本特征.在个人生活小事上.他可以随随便便听黄蓉安排调遣.然而关系到民族危亡以及个人人格(包括人生观.世界观)的大事上.郭靖则是一板一眼.立场坚定.黄蓉是最了解他的.她"原知难免有此一日".这就更清楚地表明了郭靖的本性就是如此.黄蓉要与他同生共死.除了爱情的力量.还有郭靖人格的力量.郭靖若是大事小事一律庸碌糊涂.甚而贪生怕死.黄蓉对他的爱意只怕反倒要减少几分.
郭靖似乎生来就是要为国御侮的.他的名字就暗含了不忘"靖康之耻"的意思.而後学的又是"降龙十八掌"的非凡武功.<九阴真经>虽是道家之武学.但<武穆遗书>却正是儒家人格的教科书.
郭靖成为儒家之侠.似乎有几点难以理解.比如一.他连字也不识几个.怎能成为儒家之侠?二.由儒生而侠士的陈家洛.袁承志这两位儒侠怎么会比不上郭靖?这两个疑问.正是金庸小说的独特和深刻之处.同时也正是金庸所揭示的儒家文化.儒侠人格的奥秘所在.
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决不只是儒生而已.而是包括所有的中国人.包括识字和不识字的中国人.进而.儒家文化对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下层人民的影响.实际上可能比对儒生以及官府中人的影响更大.识字不多的下层人民是凭着本能和信念去接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因而这种影响不仅是表现在思想上.而更多地表现在心理上和人格上.相反.儒生及官僚们的儒家文化则更多的表现在思想上.甚至口头上.他们只是"用"却未必"信".
郭靖母子自幼生长在蒙古荒漠.结果倒成了儒侠之大者.这看起来有些稀奇.实际上并不特别难以理解.其一.儒家文化的影响已经渗入了汉人的血液与骨髓中.即使是文盲老妇如郭母李萍.也懂得大义而对儿子以死相劝.这势必坚定郭靖的信心与决心.其二.蒙古荒漠及蒙古人的粗犷豪迈.简陋直爽的文化习惯恰好培养了郭靖的纯朴质实.厚道无伪的人格.这种人格恰恰是比中原文化(尤其是官场文化)背景下的人格更接近儒家的理想.其三.进一步说.郭靖性格的愚鲁质拙.这也正是儒家文化产生影响的最好的对象.----"愚"与"儒"有一种奇妙的内在对应关系.
孔夫子当年周游列国.抱定一个"仁"字的目标.搞的自己狼狈不堪.在智者来看.何其愚也.而岳飞之死.固然是他人格的光辉得以升华的原因.却也正是他的"愚忠"的表现.他若不"愚"又何以至死?若不"愚"又何以垂名千古而不朽?----郭靖若不愚.他也像黄蓉那样聪明的逃之夭夭.不会这样白白的送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会这样"匹夫有责"人微力薄也要尽心竭力.死而後已.那么他就不叫郭靖了.他的人格也就没有这么伟大了.郭靖也就称不上是儒家之侠.侠之大者了.
当然.郭靖只是一位儒侠.一位草莽英雄.并不是一位儒生.他不会有"安邦定国"的抱负.也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才干.他所做的事只是一件简单明了的事:守住襄阳.不惜一死.为国御侮.为民造福.这一件事虽然简单.但"仁"在其中."义"也在其中.人格形象及其光辉也在其中了.也正因他坚定不移而且主动独立的这麽做了.所以他比满腹机杼的陈家洛显得更加伟大.也比袁承志显得更加自觉.更加可贵.他们更近於"儒"却更远於"侠".郭靖却不是这样.他早就认定一条死理"范蠡当然聪明.但像伍子胥.文种那样.到死还在为国尽忠.那是更加不易了."黄蓉说他"不错".这叫做"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这正是儒家精神人格的本质.
张广玉(江苏徐州东方浑园武术馆长、中国武当拳联谊会理事)
1981年,年约三十的张广玉与其弟子赶到重庆,向著名武术家马镇岱先生学习风格奇特的楼术拳,戚门剑,三才剑,武当剑.一年后,张广玉去峨嵋山游玩,逢上一道士在练硬气功和武林绝技---口吃灯泡玻璃,喷水断砖,金枪刺喉,头撞石碑,手指钻砖,气震瓶碎,五马分尸,崩断钢链,汽车过身等.
他看得眼睛都不愿眨,心惊魄动,暗想这种神技当面遇到,岂可错过学习机会?便拜道士为师.
这一练,又是好久一段日子.张广玉基本掌握了其中奥妙和技巧,却又多少有点惆怅.
哎,原来有许多听来和看来很神的东西只能在特别场合下运用.看来,中国武林没有什么神侠类的功夫,那些功夫可能和这些神技一样,都只能表演表演...”他暗中作了评估.
1983年,他成了徐州市贾汪区专职武术辅导员;1987年,他出任韩桥矿武术队教练.他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对手.他的功夫和名声自然是在一次次的比试中增长起来的.
1987年,他应邀参加了全国武术观摩大会.此时中华大地卷起了建国以来所未有的习武热潮.他作为八卦形意拳第五代传人,与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何福生在大会上对练形意安身炮.何福生当面夸奖他的八卦形意练得好.
他的矫健的身姿与几十年的武术根基,给大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
在大会上,他认识了意拳名师郭贵志.
郭贵志是意拳第三代人,师从王芗斋的高徒姚宗勋,曾经击败过英国拳击冠军,所以,颇受尊重.
张广玉马上向他求教.郭先生便将意拳(又名大成拳)的桩法,身法,步法,拳法简单扼要地介绍了一遍.
张广玉有形意拳厚实的根基,一听就明白了.大会结束后,他开始按郭先生的话去练,向意拳迈出了第一步.
不久,他担任了江苏宿迁市成立的中华武术研究会的会长兼总教练.这个研究会,是江苏唯一的武术研究会.
正在他颇有点八面威风之时,一个朋友来告诉他,说徐州工人疗养院新近来了一名气功武术师,很厉害,在公开收徒教功.
张广玉并不在意.他相信,要不了十天半个月,那位气功师就得偃旗息鼓,甘拜下风而去,因为徐州人专爱挑外地武林人的刺;几十年来,能在徐州打开局面的外地人,他很真没见过.
几天后,又一位朋友来说那人如何如何厉害,徐州人去挑战的,一个个全败了,而且败得惨极了.
“怎么个惨法?”张广玉说.
“一个照面,人就飞起,再无还手之力.”
张广玉心中一楞,有点不信,“他的拳叫什么名字,这人叫什么名字?”
“他叫王安平,那拳叫...叫意拳气功.”
张广玉笑起来,第一次听说拳和气功可以联系.他练了二年多的意拳,竟然没有感受到意拳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其实,他仅凭一面之缘来学习意拳,当然练得十分粗糙.)
“去会会王安平先生!”他很自信地说,他相信,八卦形意拳的速度和发力在当今武坛少有.
他带着几个朋友奔徐州工人疗养院,找到了王安平先生.
他简洁地说明来意,自我介绍一番,然后认真打量自己的对手.
王安平先生只有1.65米高,体重不过一百二十来斤,儒文气质,完全不象习武之人.
王先生上下打量了他一下,点点头,“可以。”便随张广玉来到室外的空草地上.
张广玉不敢大意,他深知这种身高,这种气质的人一定身藏高功;要不,不敢只身闯徐州.
他缓缓游步,寻找进攻的缝隙.
王安平站了个普通技击桩,不动,只冷冷注视着.
张广玉似乎感受到了一点什么,欺身进前,疾如闪电,抢占中线,双拳变化着虚实击过来.
他好像看到王先生的身影一闪,自己便莫名其妙地飞起来,摔倒在几米远的草地上.
他完全昏懵了,大脑内一片空白.将近二三分钟后,他慢慢清醒过来,竟然想不起王先生是用什么动作把自己击飞的,只感到浑身疼痛难忍,软耷耷没有了力气.
“来来来,再起来,三打两胜嘛,你还有机会.”王安平先生温和地笑道.
张广玉连连摇手,他感到了自己与对方的差距,好像小孩与大人角斗.
回去后,他浑身疼痛了几天.这种情形,他过去不但没有遇到国,甚至未曾想像国.70年代时,他常常被战败,有一会被一个拳击高手击中耳背,耳聋了二三个月.即使如此,他头脑还是清醒的,疼痛的感觉与此大不相同.他感到伤心,练八卦形意二十年,少有对手,而这次竟输得如此惨!输得如此莫名其妙!但他更感到惊喜:这才是真正的神功!中国真有这种神侠般的武功!
几天后,他身体疼痛消了一些,便赶紧来到疗养院,要求拜师.
王先生问了他的练武经历,点点头,说:“要拜师有几个条件.首先是完全停止你过去的拳种训练.其次,是站桩一段时间后,再看有无师徒之缘.”
张广玉问:“为什么要停止先前所学?”
“那是一些不够科学,或者不科学,甚至错误的东西.你再练三十年,也成不了一流武林高手.”王先生断然说.
“哦?!---”张广玉如醍醐灌顶,顿时有了彻悟之感,也有了巨大的失落感;再过半晌,却又多少有点不相信王老师的断言...他沉思有顷,问:“王老师,你对八卦形意拳是如何评价的呢?” N=E]F `Cjs
王安平先生眨闪着聪慧,洞察的光,笑道:“董海川,郭云琛都是武林顶尖的老前辈,你说该如何评价他们的功夫呢?但师古不泥古,才是正确的.王芗斋老先生的意拳脱胎于形意拳,我的意拳气功也掺有我的体会和探索。你以后学炼意拳气功也该遵循这一原则.当你深入走进去之后,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你练八卦形意二十年,却没有解决如何遵循人体生命科学的问题;同时,你会发现意拳气功将使你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人体生命科学?”张广玉莫名其妙.
“拳学要遵循二点,一是养生,长寿,二是技击.这就是人体生命科学的问题.而意拳气功能做到这两点.”
张广玉似懂非懂,但有一点他明白,武林界高寿现象不普遍.
“你的身体还很空的很呐!”王安平目光闪闪,又说了一句.
张广玉脸上发烧.不是么?王先生那随便一下,竟使他如风扬草般,还疼痛了这么多天!但这仅是惨败后的感觉,要说为什么空,怎么个空法,他完全不懂.
几天后,张广玉又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武友败倒在王安平先生的弟子跟前.令他惊愕的,是王先生的弟子炼意拳气功才三年多,而打败的对手都是体魄健壮,习武二三十年的北方大汉.
他不再怀疑意拳气功的先进性,暗下决心:无论吃多大的苦,消耗多少时间,都要掌握这门神奇的武功.
他与自己的武友开始该站意拳气功的浑圆桩.
意拳气功的浑圆桩实在太简单,双手就那么朝胸前轻松一抱,就要站上几个钟头,这实在不可思议.他开始只站了二个小时,却没有任何感觉,反而感到特别枯燥,乏味.要不是他有别的桩功基础,这一二个小时是难捱过去的.连续十几天过去,他站出一肚子疑问.
王安平先生看出他的疑问,并不理睬他.
他也没有开口问.他知道自己还没摸到边,问也是白问.他找到王安平先生这儿,是来观看那几位弟子站桩的情形.
他看见那几位弟子站得如醉如痴,对外界一切浑然不觉,心中琢磨开了;原来,这和别的武术桩功大不相同.他们是那样轻柔,那样定静,那样舒适自然...而自己的站桩,还未走出三体式的心境和僵硬惯势.
他回去后看认真调心,调身,调时.
慢慢地,他感觉到麻,热,胀从手上了腕肘,上小臂,大臂,再上肩,然后从胸背下行...然后,不久,又没有感觉了.
两个月后,他去问王安平老师.王老师说:“开始阶段是强制阶段,感觉或明或暗,你都不要理睬.你只管炼,要耐得大寂寞,吃得大苦,才有大功.你每日练功时间要超过六小时!”
张广玉暗想,你规定六小时,我就站八九小时!我一定要过定静关,虚静关!
从此以后,他起早贪黑,每次站桩一次就是二三小时;上班后,在办公室无事,也抱球站桩.
他的饭量不久后大增,精力充沛,不久后又不思眠,不思眠之后,饭量又降下,以后,浑身细汗渗出,周围尽是蚊虫飞舞...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感觉变了.白昼的太阳,在他感觉中宛如亘古悠长的浑圆光球;中夜的月色,使他的感觉柔柔细细,如进入了万古的荒原...周围的一切仿佛与他通了灵气,他常常感觉到自己化成了旷野中缥缈的雾气;神思翩跹,与银河浑然相通;有时,却又感到周围是漫漫湖水,半透明的水波浸没着自己,托浮着自己;而有时,又感到自己全身鼓鼓胀胀,热火隐隐流动...耳朵内有声音了,象是呼喊他的声音;印堂穴鼓突突,像有一只小鸟要破壁飞出...
他试着拍打自己.最早是用手掌拍打,只敢用五六分力;不久后,要以用拳头擂打,但是擂及几个薄弱敏感处,他还是有点痛.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用尽全力自擂自拍全身,全身已无痛感;要说疼痛,反而是两个硬拳头.
他暗暗欣喜,想起自己过去练了那么久的铁布衫功夫,金钟罩功夫,却只学了点表演功夫,于实战无用.如今,就这么“傻站”,他竟然站得全身不怕打.
为了证实自己,他让其他武友用拳头击他.当然,这种印证也是从小力轻击开始的,不久,一般的拳头击在他身上,他毫无痛楚之感;几个人前后同时进击,他也可以泰然扬起双手,微笑当“肉靶”.
他不知自己炼得怎样了了,问王老师.王老师还是淡淡道:“别问,练去!”
张广玉追问追问:“我可以意念身体如铁吗?”
王老师眼一亮,点点头,他看出张广玉的韧劲和悟性,还是强调了那句话,“但不能过于执着.”
炼功过了第二年后,张广玉的双腿粗圆了,腰胯大了,肚子圆了,胸脯中间也开始向外凸起.站桩不会再出细汗了,而且夏天不觉热,冬天不觉冷,感冒在他身上从此绝迹了.他的脸色变得红红的,令人羡慕;眸光深处,有了炼功者才有的神采.
这时,已是1991年年初.
王安平先生回到了安徽萧县老家工作,许久不见面,张广玉想念老师,便在矿上弄了一部车去萧县接老师来徐州.
平实,王安平先生对弟子说话不多,只叫徒弟站桩,自己从长期的苦站中去悟出一点道道.现在,在车上,王先声的情绪好,话匣子打开,对张广玉说,你现在身体完全调整过来了,早开始蓄积能量了,再有个二年,将出现内功.
张广玉说:"王老师,我站桩感觉越来越好,抗击打的能力越来越强,您是不是哪天再试我一下,看我到了什么程度."
王安平先生眸光一冷,马上随即抡起右手的食指,朝张广玉的胳膊上就那么敲了一下.
这一击,如电鞭击入骨髓.张广玉顿时觉得脑袋一晕,差点痛昏死过去,再也说不出话来,那脸色也变了样.
这一敲,竟使张广玉痛了足足一个多星期!
"厉害!"张广玉这才明白自己的功力还浅薄得很,才明白两年前自己更加虚弱,不堪一击.当时,王老师说过他身体很空,他听不懂,也不服气;如今,他逐渐明白了.
不过,他当时并不懂王安平老师这一敲的用心.王老师越是器重某学生,越是会露那么一二下真功夫来教训,引导这个学生;否则,他不理不睬.
张广玉第二次尝到苦头后,更加下功夫炼功了.
不知不觉又是几个月过去,夏季来临.张广玉和左联普,段开心等师兄弟去萧县看望王老师.王老师兴致勃勃,对他们讲起了中国武坛,讲起了上层武功的力量层次.
"中国当今的武坛尽是运用拙力,也就是肌肉力.这是末等功夫.真正的力量是内功发出的力,最高级的叫浑圆力,击人不近身,数步外,甚至数里外,数十里外,将人击伤,使之失去战斗力;其次是浑圆爆炸力,是双方似接触非接触之际,使对方如遭电棒轰击,大脑神经在短瞬间麻木;这以上两种力,在中国武坛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再次是整体爆发力,指双方一接触,一二个照面内,对方便被击倒;不再有应战能力.当今武坛有这种力量的人,已经不多.再下去是整体力.中国武坛上有些高手可以打出这种力.最末的一种力是肢体力,这是一种局部力,靠的是蛮劲,狠劲.这种力现在充斥着当今中国武坛..."
张广玉听得心潮起伏,又半信半疑.他毕竟是山东直性子,忍耐不住,便问道:
"王老师,你讲的浑圆爆炸力,我相信,因为我尝过,但这浑圆力,好像太玄乎了..."
话音未落,三米外的往安平先生朝他眼一瞪,踱了开来.
张广玉不知王老师要做什么,只见他脸上已笑眯眯的了.但是,张广玉突然觉得自己头昏眼花,翻胃欲吐,几乎站立不住了;脸色霎时变得白纸一般.
王安平先生哈哈一笑,走过来.用手朝他从上往下抓拉了几下,张广玉顿时觉得有一股"流"往下走,刚才那种急症状顿时一扫而光.
张广玉顿时悟出这是王老师用浑圆力对他开玩笑,马上钦佩得五体投地,连声道:"我服了,服了!"
在一旁观看的左联普十分惊愕,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王老师,你......这是在弄什么呀?我不信邪!"
"奥?"王安平先生转过头,"你也想尝尝这滋味?"
话音一落,左联普马上变得和张广渔刚才那狼狈模样一般,他连声求道:"奥......我......信了,......信了!"
王先生立即收功.左联普的狼狈相也随之消失.
这一次教育,使张广玉的内心境界大开.过去王安平先生批评中国武坛多是花拳绣腿和低级水平,他对此还有点保留看法;现在,他心悦诚服.深感象王老师这种功夫的人,在中国已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接下来的是更加刻苦的站桩.
气洗涤了他的五脏六腑,浸入他的骨头中,他感觉到了骨头深处的一种酥痛和微胀,这种酥痛和微胀又慢慢漾开,变成燥热潜入骨髓之中,他听到了骨头深处的嘶嘶声.他的印堂内,有一种莲花开放般的光圈,时明时暗;全身内部光点闪闪,热浪阵阵......当然,这一切只有他自己才体察得到,只有和他炼同样功的人才会相信他的话.
不知不觉间,时间到了金秋时节.王安平先生应邀到了贾汪区教授功法.
这一回教的是五形动功.
王安平先生先教鹤形步.张广玉有形意拳基础,看看就明白了,只是不知其实战价值.
接着教熊形步.张广玉看见王先生那模仿笨汹的样子,特别是看见那极慢极柔的摆拳样子,大觉迷惑:这慢悠悠,慢悠悠的,能实战么?在他的行武生涯中,还每见过如此练拳的.
王安平先生瞟见他的眼神,明白了他的心思,便问:"你有什么疑问?"
"这......管用么?"张广玉直话直说.
"这是试力......试力须柔,慢,细.意拳气功的一大关键在于试力.平时不试力,用时倒不出强大内力.平时极柔,却寓着战时极刚;极慢,才能贯通,调集,品位身体内功."
张广玉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未听懂.那不善掩饰的表情便是一张答卷.王先生也不再说,将悠悠摆出的一个拳头,朝他胸口轻轻碰了一下.那劲道只用了二三成.
张广玉像被什么猛撞了一下,当即,噌噌噌,退了三四步,随即觉得胸口发闷,两眼发黑,站立不住了.
王先生叫张广玉在板凳上坐下,将自己的茶水加功,给张广玉喝下,又给张广玉连连发气治疗.但是,张广玉还是受不了,说:"我浑身难受,赶快送我回家!"
张广玉回家后就是昏睡.到了下半夜,他的后背也痛了起来,肠子似断了一样,腹部也如刀剜针刺,人却连连咳嗽不已......他这时,才完全彻底信服了意拳气功拥有强大的穿透力,拥有中国武坛大多数高手不可能有的高能量,他尽管连连咳嗽达半个月之久,但他的认识从此又飞跃了一大步.而这种认识,又正是无价之宝.
事后许久,她对王老师说:多亏了老师四次用事实教育我啊!否则,我不会有今天这种进步!